宋應星支配,用來研發和創新百門工科的各項技術。
從此,科技院在朱慈這個當今皇帝毫不動搖的堅定支援下,得到平穩的發展,最終領導今後近千年世界科技的進步。
時間來到大明中興二年二月十五日,新式‘神武大炮’經過一個多月的全力生產,從原來是十門發展到了六十門。
原本因為合金鋼材極為難練,火器局原先一個月的產量極限只有十門,要說為什麼現在一個多月就一下子多出了五十門,這還得歸功於一名鐵匠創立了‘三層玉爐式冶煉法’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一下子提高數倍的鍊鋼產量。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大功,為此朱慈下旨嘉獎了那名鐵匠,不僅授予了他堪比九品官的勳位,還賞了他一萬兩銀子,傳告天下!
天下工匠再次震動,皆以此為楷模,嘔心瀝血的研發和創新科技,不僅為了鉅額的獎賞,更為了一舉名揚天下的機會,大明的科技從此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
由於生產出了六十門野戰神武大炮,應龍軍每個軍都能配備十門,應龍軍立刻重新改組,配置了‘炮營’,每個應龍軍從原先的兩萬純步兵改建為一萬八千人的步兵和兩千人的炮營,雖然仍然是兩萬人的編制,但因為炮營的存在,應龍軍每個軍的戰鬥力,一下子提高的一倍以上。
雖然按照炮營兩千人的編制而言,十門野戰神武大炮少了些,但會隨著火器局的生產逐漸配備上去,最終每個應龍軍都會配備八十門野戰神武大炮。
不僅是應龍軍,由於當前國庫充裕,另外六個冷兵器的常備軍和十八個專門守備地方的守備軍也全部恢復了兩萬人的編制,大明軍隊自此終於滿足了六十萬人的編制。
大明中興元年二月十七日,朱慈與兵部尚書李巖在御書房密談一夜後,次日再次下旨大規模調動大軍。
許多官員還沒從清洗鹽政回過神來,有感覺到了一股似是山雨欲來的壓抑!
………(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雨欲來
“皇上有旨,應龍軍第三軍離開揚州,調往廣州……”
“皇上有旨,應龍軍第四軍離開蘇州,調往杭州……”
“皇上有旨,應龍軍第六軍調往長沙……”
除了第五軍仍然留在南京城外,其他五個應龍軍全部外調各地。
蘇州,第四軍軍長閻應元在接到聖旨後,雙眼閃過一絲厲芒,渾身都有一股熱血即將沸騰的感覺,喃喃道:“皇上這是要準備動手了!”
毫無疑問,閻應元是知道朱慈打算要幹什麼大事的,不僅閻應元,應龍軍六個軍的軍長都知道,朱慈曾跟他們秘密商議過,並得到了他們的全力支援。
前往湖南長沙的路上,應龍軍第六軍軍長牛永勝極為興奮。
“這是老子第一次獨當一面,老子一定要好好表現,定不負皇上隆恩!”牛永勝同樣有一股即將熱血沸騰的感覺。
做為應龍軍資最差,戰功最少的一個軍長,牛永勝一直有些自卑,想要好好表現一番,至少證明他這個應龍軍軍長是名副其實的,有真才實幹的,這此帶領第六軍前往長沙,無疑是他的一個機會。
不僅是應龍軍,剛剛滿編不久的第七到第十二軍均調往各要害之地駐防,其中鄭森的第九軍直接調到了最遠的雲南昆明。
當日,鄭森給泉州那邊寫了份家書後,告別了妻子,帶領第九軍踏上前往遙遠雲南的路程。
隨著各路常備軍調往各地,滿朝文武心裡立刻生出一絲恐慌,皇上這必然是要有大動作的節奏啊,而且可能比清洗更加要緊,許多人想不出來皇上這次打的是什麼主意,惶恐之餘,最擔心的便是會不會牽連到自己。
“首輔大人,皇上這是要做什麼?”許多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