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良逗弄著孩子,回道:“不是不順,朝廷已經下旨停戰了,還讓我軍撤回到犛牛河以北。另外,皇帝和朝廷讓我回京述職,過幾天就得啟程,遲了又得被御史參上一本”。
聶三娘皺眉道:“你不是才來一年多還不到兩年,怎麼就要把你調走?”
趙子良苦笑道:“也許是覺得我太鬧騰了吧,到哪兒都不安分,皇帝和朝廷大臣們也很為你夫君操心吶,唯恐我鬧得雞犬不寧!”
聶三娘沉默了一會兒說道:“那奴家讓下人們去準備吧,幸虧取信給姐姐他們了,讓他們別來,要是他們剛來又得回去,不是瞎折騰嗎?”
走到正堂門口,黑舉人努爾迎上來:“主人!”
趙子良拍著努爾的肩膀道:“努爾,準備一下吧,我們要回長安了!”
“是,主人,早就該離開了這裡,呼吸都困難,太難受了!”
五月上旬,朝廷新的任命下來,由劉貢接任西海副都督、太守,趙子良趁著自己還在都督位置上,立即任命哥舒翰為伏俟軍使、任命馬璘為伏俟軍副使、騎將,向王倕推薦由張守瑜為大斗軍使、高秀巖為大斗軍副使。
五月十二日,趙子良攜妻兒家眷和三百護衛啟程前往長安,伏俟城北,官員、將校和數千伏俟軍、大斗軍將士為他送行。
離別總是傷感的,儘管趙子良來河西只有一年多,不到兩年時間,但是他在這不到兩天時間裡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把大部分功勞都讓給了手下將士們,在他的帶領下,河西軍不但打退了吐蕃人的進攻,還發動了大規模反擊,蓄積了力量之後又主動對吐蕃人發起了攻擊,並配合隴右軍對吐蕃作戰,取得了大勝,佔據了西海周邊方圓千里土地,有這件的將軍,將士們當然捨不得他走。
一邊走著一邊給沿途的兵士整理衣甲,走到大軍盡頭,趙子良停下轉身對劉貢道:“劉將軍,西海郡、伏俟軍就交給你了,死了那麼多兄弟,將士們能打下這大片土地不容易啊,軍備、防禦、兵甲方面萬萬不可懈怠,不能給吐蕃人可乘之機!”
劉貢在歷史上名不見經傳,但是他有一個小兒子叫劉怦,今年十五歲,已經表現得不凡,此人日後的名聲不小,成為了唐朝一個北方藩鎮軍閥。
劉貢見趙子良這麼說,抱拳拱手道:“將軍放心,末將雖然沒有為朝廷開疆拓土的才能,但守成還是有餘的,萬萬不可怠慢!”
趙子良又拍了拍哥舒翰、馬璘、張守瑜和高秀巖等人的肩膀說道:“某此次上京之後只怕不會再回來了,能幫你們也就這麼多,日後主要看你們自己的了,好好幹吧,朝廷之中雖有小人,但大多官員還是好,只要我們身體裡的血不曾冷卻,大唐就有希望!大家都回去吧”。
“將軍一路好走······”。(未完待續。)
第375章 田仁琬的拉攏
鄭三被趙子良留了下來繼續當任都督府主官後勤的判官以及伏俟軍行軍司馬,同時還管著趙子良數千人的商隊,加上幾年前留在碎葉城的商隊,趙子良的商隊規模已經達到了五千多人,這些商隊護衛曾經都是血染沙場的驕兵悍將,不過他們現在都成了趙子良私人商隊中的護衛,如果有必要,這些轉眼之間就能變成一支鐵血軍隊,這也是趙子良為日後所留下的後手。
經過二十多天的跋涉,趙子良一行人又終於回到了闊別近兩年的長安。
看見趙子良的時候,陳清瑩哭的淚雨梨花,懷中的孩子都已經好幾個月了,而大兒子趙子良已經三歲,都會說話了,而且說得口齒清晰,家裡還請了先生教他讀書認字。
三歲就讀書認字?趙子良忍不住搖了搖頭,總感覺這個年紀的小孩子應該多玩耍,不應該承擔太多的學習任務,不過教書先生都請來了,也不能趕人家走,只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