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張五郎接管三鎮兵權。”
杜暹聽到讒言自己的人是竇懷貞,臉上露出一絲輕蔑的笑意,淡然道:“此人也只能幹這種事了。”
密使又道:“還有一件事,聞得風聲陛下要革新科舉,內容新奇,朝裡私議紛紛褒貶不一。阿郎(張孝貞)對杜公建議,若是回朝之後被今上問及此事,杜公應支援今上。注重科舉雖然會削弱士族、貴胄的地位,而杜公也是貴族怕你站錯了位置,但今上應該不會削弱中樞大臣的權力,阿郎認為此次革新不會動搖在位的大臣,所以杜公大可不必想得太多,只需支援今上便是了。”
杜暹點點頭道:“我自有分寸。”
這種事兒還不必張孝貞來教,杜暹能讓薛崇訓有知己之感,可能在這方面比張孝貞還內行,不過人家專程派人來提醒總是一番好意,他也就姿態放低了欣然接受。。
正文 第七十一章 科舉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2…7…6 1:17:00 本章字數:2637
杜暹回京後,被邀請參加了設在麟德殿的國宴,這次宴會連薛崇訓也參加了,確是很少見的事。眾人猜測一向不喜歡平常宴會的天子這回是因為給杜暹慶功才去的。奪取營州被很多士大夫視為得不償失,巨耗軍費並與東北各族造成關係緊張,在兵部策略的重心在西北方向仍未調整的時候開闢另一條戰線非明智之舉,甚至有的人私下預言以後營州還會得而復失。但薛崇訓好像很肯定這場勝仗,大家也看到了杜暹的寵信未減。
果然沒過兩天薛崇訓就在溫室殿單獨召見杜暹議事,被皇帝單獨召見絕不是常有的事。
雖杜暹剛剛在營州打仗回來,但這次薛崇訓並沒有和他談論兵事。很有時候薛崇訓有剛愎自用的嫌疑,他認定的事就算事後發現也許有錯也不會改變,在他的想法裡左右搖擺的決策比堅持錯誤的決策還應該避免。所以他認為在東北加強防務已經是既定的事,沒必要再去議論了。
不出所料薛崇訓見面沒有其他廢話,直接就問杜暹:“我想完善科舉制度,取士不再循門楣出身,同時變法避免朝臣影響科舉功名(以前科舉宰相的賞識非常重要),你認為這樣做是否妥當?”
杜暹還在營州的時候就得到過張孝貞的提醒,對此早有準備,他剛回京就從張九齡那裡要了一份薛崇訓親自寫的數學“天書”連夜琢磨了一陣,時間太短只看懂前面的基礎部分,大部分東西不知所云,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對這次問答的提前準備。
聽薛崇訓問起,他便鎮定先說了一句“臣以為科舉勢在必行,有利於社稷”,最先奠定了自己的站位之後再說。不過只這樣是不夠的,為什麼薛崇訓每遇到有爭議的決策時都會找杜暹商議,而且常常引以為知音?自然不是杜暹毫無主見只顧迎合,他是有一番和薛崇訓默契見解的人。他用不經意的目光看了一眼旁邊香案後的兩個女人,一個是河中公主他在宴會上見過,另一個是薛崇訓的近侍姚婉也是在晉王府時就見過的,無論如何此時應該注意措辭,有些話不能說得太直接了,他便繼續緩緩說道:“武周時士族被極大削弱,恢復李唐之後前唐朝政多年混亂,有走終南山捷徑求名的、有千方百計結交大臣的、甚至賣|官粥爵也不少見。科舉取士漸為世人所接受,只是如今的科舉仍需出身與名望,寒士難求功名。陛下革新科舉制度唯才是舉,天下人心所向……只是會進一步影響士族入仕,定會有人非議。”
最後一句提醒了薛崇訓,他想起自己要加入此時的人們陌生的數學,恐怕反而會變成別人的話柄,對推行制度的改變顯然是很不利的。他便問道:“我給朝臣們看的那本《數學》你見過沒有?”
杜暹答道:“臣看了一些,時間倉促尚未讀完。”
薛崇訓又問:“將其加入科舉的科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