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產量,形成良性迴圈。
所以,這絕對是以後發展的方向。在經過一番長談後,老是沈崇文自認為博古通今,也被沈朗提出的觀點說的一愣一愣的。最後沈崇文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日後田地的運作都按沈朗說的辦。當然,即使在幾十年後,沈崇文也為當年的這一決定覺得英明不已。
此後過了二天,在縣裡最熱鬧的棋盤大街上,一家三間門面的鋪子忽然換了東家,掛出了沈氏農器行的牌子。人們赫然發現,在裡面忙進忙出的正是知縣老爺府上的陳木匠。而且還帶了許多徒弟。就連陳木匠的三個弟弟,原本都有一手好木匠活。這回也都來助陣來了!
而店堂裡只是放著兩件稀奇古怪的器物,有人問過之後道,一個叫做沈氏水車,一個叫做沈氏手壓機。這些只是樣品,如果想買也要等到十天以後了。而且價錢都不低,沈氏水車售價四錢銀子,沈氏手壓機售價八分銀子。可過了一個月,他們就知道這個價錢還是便宜的了。因為沈家在鄰縣也開了一家鋪子,同樣的器物售價要貴出一成。
崇禎八年一月二十五日,在預先通知之後,帶著足夠的手壓機和水車,沈朗一行人再次來到了五里屯的田莊上。沈朗他們才一出現,佃戶們就已經把他們包圍了。這些天來佃戶們盼著沈朗來盼得脖子都酸了。要知道,才僅僅過了十天,當初裝了手壓機和水車的地頭,那些麥苗已經長得比其他田塊的高出一截了。這還只是僅僅過了十天啊!
當沈朗來到地頭之後,卸下了一臺臺的水車和壓水機。眾多佃戶都是眉開眼笑,喜不自禁,今年的日子不用愁了。有那性急的已經走到水車邊東摸西摸,就差抬著水車下地了。“大夥先別急,我有話要和大夥說——”沈朗看著黑壓壓的人群道。
“好啊,好啊——”眾多佃戶都是齊聲應道。臉上還都帶著親切的笑容!這在幾天前還是不可想象的,那時他們見了沈朗,就像是老鼠見了貓。可現在他們發現,沈朗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好人。
“現在有了水車和壓水機,大夥往後就有了盼頭。可眼下單門獨戶的耕作方式很是不妥!這樣的方式,遠遠沒有發揮土地的潛力啊!”
見眾佃戶聽得聚精會神,沈朗繼續道:“我已經和父親大人談過,以後,就由我來管理這田莊,我決定對目前的耕作方式來個改進。充分發揮土地的潛力!”
聽了沈朗的話,下面佃戶們都是議論紛紛,不知道沈朗要怎麼做。畢竟一直以來,他們都習慣了這樣的耕作方式,現在忽然要有所改變,難免會有些擔心。不過看見沈朗可以造出前所未有的屯田利器,他們已經下意識地對沈朗有了信心。
還是那個老佃戶,擠在人群前面恭敬的道:“不知沈大少要小的們如何做?”沈朗對他笑著道:“其實也不復雜,以五里屯這一塊區域成立一個農莊。大夥不像以前那樣獨門獨戶的耕作了,而是統一耕作,統一排程。這樣聯合起來,絕對要比單人獨戶的要強。
所有的耕牛,農具等都統一使用。至於分配嘛,每年夏秋兩季收穫的時候,按照每家每戶出工的人數來計算分紅。少出少得,多出多得。至於同樣是出一工,青壯和婦孺之類的如何劃分,你們自己商量著辦。當然,我可以提供一個建議供你們參考,例如說,16歲以上,50歲以下的算一工,其餘的算半工。”
眾人聽了都是互相交頭接耳,小聲的議論著。一時都覺得心裡沒底。不過即使是這樣,也沒人願意離開。這些佃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