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之上,打算留下一個我蔡京往後的絆腳石作為標本,成為陰影面積。而蔡京現在敵人不是一個兩個那麼少了,不想在和老張對抗。
王祖道的服軟認錯,張叔夜的介入,也算是把蔡京彈劾的第三條罪狀封住了,否則要整人的話,罪狀少於十八條,蔡京都不好意思提及呢。
趙佶也的確吃“服軟認罪這一套”,於是趙佶道:“既然朕親耳聽了你認罪,也都不想派人複核證據了。這算是一個你的態度。朕還聽說你家兒子目下重傷躺在太醫院,這也算是作孽之下天意對你的處罰。朕是天子,既然天已經處罰了你,在朕這裡本著仁慈為本,本著祖訓,朕不再對你做額外處罰建議,割除刑部官職你可心服?”
“臣心服口服,官家聖明。”王祖道哭瞎了。
趙佶起身離開的時候一甩手袖道:“其餘對他之處罰,中書門下看著辦,把他趕出京,現在民怨如此巨大,朕不想在京見到這個人。”
張克公覺得這也敢叫處罰?於是不服氣的打算追著去,卻是被張叔夜揪著衣領拖了回來。
總歸形勢到此,王祖道一家沒被整死,仍舊還有一口氣。既然張叔夜臨時介入算是半保,那麼趙佶就沒以叛國罪處罰他王祖道。至於生活腐化貪汙受賄這些問題的話,在大宋又不算罪,畢竟人人屁股裡都有屎,所以都不想去提及這些。
於是趙佶不會以這個罪名處理這個級別官員的。
那麼回到問題本身,王祖道唯一的錯誤是廣西,但廣西因為宗澤的坐鎮最終沒造成重大後果,且在王祖道主動認錯服軟後,以大宋的尿性,會把廣西問題歸於一次“施政錯誤”,而不是王祖道故意搞壞國家。
現在這樣的基調,就成為默契了。蔡京也是這個基調的受益者,不想再去破壞。因為若要扯的話,蔡京那些類似叛國行為的施政大錯更多,將來被拉清單可不好。
高方平嘆息一聲,沒能把他整死是個遺憾,但是大宋就這德行。估計他的最終出路是:貶官至縣一級,去窮山惡水待著。最大的可能,會被老蔡一起趕去成都給我高方平添堵。這些人壞啊。
然而也只有高方平能降得住他老王,否則把這種人外放,真是哭瞎了一縣百姓。
也好,高方平打算強勢利用一下王家的財富,去建設成都府。
於是高方平當仁不讓的道:“關於王祖道下一步的去留問題,我想對中書門下做出一個建議。”
無數人黑著臉,這下來做好人,王家父子兩個無非就是過度斂財,在汴京搶了你的份額,這下被你兩個一起整死了,還建議呢。
可惜高方平現在“入常”了,門下侍郎蔡京還真要耐心的聽取他的建議,“小高說說看,話當然是可以說的,對中書門下的建議是可以的,只要合理會有采納。”
“讓王祖道跟我去成都府吧,在邊地重新為國效率。”高方平道。
蔡京正是這個意思,和張叔夜對視了一眼,見老張微微點頭,於是取得了默契。
於是蔡京離開前,指著跪在地上的王祖道怒斥道:“你太讓老夫失望了,辜負老夫多年來的培養心血,爛泥扶不上牆。官家不想見你,那你就去邊區冷靜冷靜,等腦殼清爽了,再回來,不清爽的話,那就死在在邊地吧,你明白老夫的意思嗎?”
王祖道明白他是指“不許再在廣西問題上翻案”,否則真會死硬了再無復活可能,於是哭著臉道:“學生明白,學生愧對恩相栽培。”
“哼。”蔡京一甩手袖離開了。
藤元芳心裡的靴子算是落地了,王祖道的死活他關心個蛋啊,他只知道這樣一來,開封府最複雜的案件可以收場了,那當然是以蔡傑“自衛”,王學斌“作死”來定論。
與此同時,老蔡的猥瑣無情也讓元芳噓噓,難怪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