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梁回到房間後,拿出一張紙,開始寫下所有贊同招安人的名字。
幾分鐘後,全部查完,同意的人僅有寥寥十幾人,其餘的均是不同意的。
隨後宋梁將那一疊紙全部燒為灰燼,拿起那份同意的名單,默默地念了起來:
“呼延灼、朱仝、韓滔、楊志......”
這些人想要同意招安,宋梁也能理解,他們要麼是將門之後,要麼是久經沙場的猛將,要麼是遭人設計陷害,無路可走,被迫逼上梁山。
這下有機會透過招安,為國效力,光耀門楣,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妻兒,至少妻兒不用再揹負著草寇的名聲,又怎能不心動呢?
不過,宋梁心想:
他們均為當世猛將,我想舉事,可少不了他們,看來我得找個辦法,斷了他們的念想,留住這些人,既能增強我的軍力,也能提高我成事的可能性。
要是皇帝不同意招安還好辦,如果同意了招安,我再自立門戶屆時肯定會自亂陣腳,到時候內憂外患,可是兵家大忌。
要想推翻朝廷,必定要攘外必先安內,看來是得找林沖好好合計合計。
正午時刻,宋梁剛吃完飯,正走在忠義堂門前散步時,便被吳用一把拉進了賬房。
吳用指著其中一個本子說:
“大哥,這一次和朝廷的交戰支出以及傷亡情況和兵器的損毀等情況都記錄好了!不過……還有一件大事需要大哥來決斷!”
吳用雖然平時監管梁山大小事務,但是在財政支出方面還是需要宋江的同意才行。
“軍師,有何事直說便是,都是兄弟,不用支支吾吾!”
“上次交戰,對陣亡和受傷的兄弟們,我們應該怎樣去安排呢?還請大哥示下!”
宋梁知道這些傷亡之人都是為了梁山的大義,自己作為山寨的頭領自是不能虧待了他們,也不能讓兄弟們心寒。
隨後,宋梁便讓吳用替自己發一道軍令:
日後凡是為山寨而死亡的兄弟們,給予厚葬,並撫慰其家人紋銀五十兩,為山寨受傷的兄弟,給予紋銀三兩,然後根據受傷情況,再做其他給予!
宋梁讓吳用務必將此軍令傳遍張貼到山寨各處,一直有效。
吳用看到這張軍令,也深表贊同,五十兩紋銀,確實夠普通人家一輩子衣食無憂了,這樣手底下的兄弟們便沒有後顧之憂,不管在哪,定會盡心盡力為山寨而奮鬥。
吳用說道:
“此軍令一出,我梁山必將大興大盛!”
宋梁笑了笑,便讓吳用去辦了。
一個人在賬房裡轉來轉去,隨手拿了幾本,翻閱起來。
裡面均是記錄了梁山的各項支出和收入,每一筆都記的格外清楚,就連李逵拿錢買酒這樣的小事也在案中。
看了賬本,宋梁才知道,梁山的收入來源不但依靠打劫官府,還來自開酒樓、賣資訊等。
宋梁出了賬房,想到日後,更加要注意人才了,像吳用典型的智謀之士,用以管錢,打理這些事物實在是埋沒了人才,可惜了。
宋梁漫無目的地逛著,來到了內寨廣場,內寨就是圍繞著忠義堂圈起的一道圍牆內,佔地極廣,除去忠義堂外,就留下這一大片廣場,此廣場中間豎著一面杏黃大旗,上書四個大字:
“替天行道”
然後就啥也沒有了。
內寨基本都是頭領們方可進入,一般手下不會輕易涉足,只會在圍牆之上駐防。
此時的宋梁望著這一片廣場,兩眼放光,心想:
這不是要啥就來啥了嗎,要是將這一片空地整理為訓練場地,豈不妙哉,就這樣空著,屬實有點浪費了。
當即宋梁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