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年齡,只因為唐挽挽從小罩著他。
是的,他從小就是唐挽挽的小弟。
哪怕十三年前她並沒有恢復記憶,但刻在骨子裡的東西,不會因為失去記憶就不存在。
唐挽挽並沒有急著去開門,而是將嘴裡的食物嚥了下去,喝了一口豆漿。
外面的敲門聲還在繼續,喊聲也沒有停:“挽姐,我知道你在家,快開門,有急事。”
顯然外面的人是瞭解她的。
唐挽挽這才起身去開了門,外面的人伸手就想要拉住她往外走:“挽姐,跟我走。”
但他的手並沒有碰到唐挽挽,就被她的眼神瞪住,張子明顯然也知道她的脾氣,又訕訕的住了手,但面上依然急:“真有事。”
唐挽挽又回了身,重新回到了餐桌前,拿起包子吃著,以眼神問著他什麼事?
張子明也急,但也知道唐挽挽極不喜歡人在她吃飯的時候打擾她。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張子明喘了口氣:“曉鋒他們打起來了。”
唐挽挽卻無動於衷,大院裡哪天不打架?
不打架,不約架,那才是不正常。
特別是最近這兩年,隨著形勢地越發嚴峻,外面的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學校又停了課,無所事事的大院孩子們,也就跟著外面那些人胡來。
唐挽挽很不喜歡。
但她從不參與。
沒有恢復記憶前不會,恢復記憶後更加不會。
在她眼裡,那些所謂的轟轟烈烈的鬥爭,遲早會被撥亂反正的。
沒有哪一場亂子,會持續多年的。
想當初,她接手了那麼一個破碎不堪的國家,外面叛亂,裡面更亂,百姓無以為家,為了生活紛紛造反,但最後呢?
個人是無法跟國家力量抗衡的。
而錯誤的決定,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被修正。
就像現在,學校被停了課,孩子們無所事事,就會滋生許多的衝突與麻煩。
難道國家就不知道這些禍端嗎?
遲早會被修正的。
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不得不說,唐挽挽這個考慮是正確的。
從1967年大革命下學校停了課,最後也不過兩年就恢復了。
雖然十年間沒有恢復高考,學校卻沒有再停課。
只是亂,孩子也無心上學罷了。
唐挽挽只是以自己曾經當權者的心理出發,覺得這事不會鬧太久。
自然也不可能去參與到這種所謂的鬥爭中去。
這種參與沒有好處,只有壞處。
而且大院子弟參與這種鬥爭,只會影響到各自的家人。
畢竟大家的父母都不是普通人。
所以對於張子明口中的焦急,她一點也不為所動。
“挽姐,不去真要出事了。”張子明急道。
唐挽挽這才抬頭,一字一句道:“我不去,你也不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