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早不習武,雖人數十倍於契胡戰士,卻屢屢戰敗,不能退敵。
於是北魏朝廷上下整日憂懼,一眾文武計無所出,只得城門晝夜緊閉,戒嚴以對。
值此危難時刻,通直散騎常侍李苗挺身而出:朝廷有不測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節之日也。臣雖不武,請以一旅之眾,為陛下出戰,徑斷河橋,以擒契胡之寇。
孝莊帝聞言驚喜不置,連忙應承准奏。
李苗乃選死士三千,趁夜繞道黃河,備船百艘,內裝乾草及引火之物,從馬渚順流而下。見離河橋還有數里之時,一聲令下,將草船點燃,衝向河橋。
當時火勢瀰漫河面,將河橋剎時燒著,火光沖天。契胡士兵在南岸,見河橋突然冒起大火,怕後路被斷,皆惶恐不安,連忙回撤,眾人爭搶上橋。
此時河橋已遭受火焚多時,數百人踏上橋面,只聽轟隆巨響,瞬時河橋斷裂數段,契胡士兵連人帶馬落入河中,溺死一半。
李苗見大功告成,便停於黃河中小洲之上,等待城中援軍出來接應。但城中之人根本不信李苗能夠得勝,以為其只不過效其愚忠,必已死於契胡馬刀之下,故未出援軍。
爾朱世隆折兵大半,早已惱羞成怒,於是率兵搶船,急攻小洲。
李苗率衛士奮力抵抗,直至手下全部壯烈犧牲,見城中竟然不出一兵一卒來救,知道必然無幸,於是長嘆一聲,縱身掠起,自投黃河而亡。
洛陽城頭孝莊帝及百官袖手而觀,見其場面如此悲壯,不由皆現愧色。
爾朱世隆經此突襲,實力大損,再次復為鼠膽,忙率軍北撤。
洛陽得保,孝莊帝暫時躲過一劫。但北魏朝廷此時僅據洛陽一城,放眼四面楚歌,盡是爾朱家族天下。孝莊帝此時方悔誤聽元徽之言,不該輕殺爾朱榮。
爾朱兆駐守汾並之地,聽聞爾朱榮遇刺,即從汾州率兵佔據晉陽,又疾馳至山西長子,與爾朱世隆合兵,欲要報仇。
兩人反意已決,便推魏朝宗室太原太守元曄為帝,以此另立朝廷,對抗元子攸。
元曄乃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子拓跋晃後代,即被立為皇帝,遂大封功臣:封爾朱兆為大將軍,晉爵為王;爾朱世隆封為樂平王,爾朱仲遠為車騎大將軍、尚書左僕射。
封賞已畢,厲兵秣馬,合兵殺向洛陽。
爾朱天光聞說新立皇帝未封己爵,不由大怒。乃採取首鼠兩端之策:一面向朝廷表示效忠,以此迷惑元子攸;一面又使手下告諭朝臣,密謂即將進攻洛陽,另立新君。
孝莊帝此時為求自保,只得盡出國庫,四處招募勇士。不管此前是為強盜、叛賊,盡恕前罪,全都蒐羅為將,欲拼死一搏。
時有渤海豪族高乾、高昂兄弟,因與元子攸私交甚好,便率族人接受招安,被命為黃門侍郎。聞說皇帝出資募勇,遂向元子攸請求,回鄉招募部曲,回來勤王護駕。
孝莊帝準之,乃封高乾為河北大使,高昂為直閣將軍,親自送至城外,斟酒奉予二人,每人痛飲三觥。因囑其二人道:京城倘有變,可為朕河上一揚塵也。
高昂飲罷棄觥,拔劍起舞,慷慨悲歌。兩兄弟由是辭帝東行,迴歸本鄉,豎起招兵之旗,真個是一呼百應,四周勇士皆歡躍而至。
旬月之間,高氏兄弟便得三萬餘眾,遂又優中選優,得一萬名精壯之士,編為前鋒,名曰“虎賁衛”,親加訓練,乃成無敵勁旅。
送走高氏兄弟,孝莊帝遂引眾官回宮,遣使下詔:命河西人紇豆陵步蕃襲擊秀容,牽制山西叛軍後路,源子恭率兵抵擋爾朱兆南下;派鄭先護、楊昱率降將賀拔勝,前去征討爾朱仲遠。城陽王元徽調配軍資,以供各路軍馬,並行升賞臧陟。
元徽詭計多端,惟對於軍國大事十足低能。不僅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