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群臣逼問,遼國使團一時無言以對,滿臉赧然。
宋人雖然懦弱,但逼急了也會咬人的。
要是找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只怕宋人不會善罷甘休。
就在遼國使臣為難之時,大殿倏然傳來一聲厲斥:
“包拯,你好大膽子!”
“膽敢驚擾聖駕!”
“來啊,將包拯推出午門斬首!”
話音落定,十幾名羽林衛持槍衝了進來。
百官目瞪口呆,龐太師抽什麼風,此時此刻不一致對外,反倒調轉目標對付自己人?
“且慢!”
包拯喝住羽林衛,目光死死瞪著龐籍,“龐太師,包拯何罪之有?”
龐太師滿臉陰沉,理直氣壯地道:“打破罈子,放出毒蛇,驚擾聖駕,罪不容誅!”
“咦……”
群臣啞然,當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龐太師對包拯素來懷恨在心,盡人皆知,百官不敢幹涉他們之間的私事。
可現在這個節骨眼,老賊給包拯安這麼大的罪名,明擺著是公報私仇。
遼國尚有一道難題沒有破解,殺了包拯,誰來回答難題?他龐太師麼?
想到這些,百官都不得不懷疑,遼國是不是給了老賊好處,故存心讓大宋難堪!
“且慢!”
一道渾厚的聲音響徹大殿,只見參知政事范仲淹站了出來。
“龐太師如此顛倒黑白,強加罪名,本官實在不敢苟同。”
面對權傾朝野的龐籍,群臣素來忌憚,范仲淹的態度卻是十分強硬,沒有任何懼色。
瞧著范仲淹這個時候能替自己說話,包拯心裡說不出的欣慰。
雖然大宋官員大都蠅營狗苟,看來也並非全都是趨炎附勢之人。
至少還有范仲淹這樣的耿直大臣。
對於范仲淹,穿越者的包拯心中還是尊敬的。
放眼整個大宋,能讓包拯敬佩的文臣,寥寥可數,第一是寇準,其次便是范仲淹了。
朝范仲淹投一個感激的眼神後,包拯也站了出來,冷冷看龐籍:
“此乃垂拱殿,包拯有罪無罪,還輪不到龐太師來裁決。”
“倘若陛下和太后要治包拯的罪,包拯無話可說,欣然領受!”
“除非太師以為,自己可以代替陛下和太后發號施令,一言一行均代表陛下和太后,那麼包拯甘願領罪!”
這話看似平淡,卻充滿了濃烈的火藥味,將難題直接甩給了龐太師。
弦外之音不言而喻,說的就是他龐籍隻手遮天,有取趙氏江山而代之之意。
龐籍聽罷,頓時大驚失色,不敢相信,三年未見,包拯變得如此陰險。
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而原本拿龐籍也沒辦法的趙禎,也是順坡下驢,勃然變色道:
“龐太師,你想代朕和母后發號施令,謀朝篡位麼?”
“陛下,老臣萬萬不敢吶!”
“老臣絕無此意,老臣一心替陛下和太后的安危著想,都是包拯含血噴人,冤枉老臣!”
龐籍後背直髮涼,撲通一聲就跪倒在地,連連請罪。
縱然他有謀朝篡位的野心,可也沒有這個實力。
“哼!”
趙禎鼻端裡發出一聲怒哼,故作怒氣,其實要他當面治龐太師的罪,也不現實。
龐籍黨羽眾多,又手握兵權,逼得太急,對自己沒有好處。
至少他現在江山坐尚未穩,動不了龐籍。
口頭指責,也算是給自己這個名義的一國之君挽回最後的一點顏面。
便是遼國使臣看到這樣一個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