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糧食一擺出來,不到三天就賣完了。滷鴨和雞爪他們賣的比市面上便宜一點,因為說是新店開業,還送蒜瓣,所以也賣光了。剩下的就不那麼好賣了。蔥油比市面上賣的麻油貴一點,但味道香,淋上麵條就直接可以做調味料吃,賣的也不錯。蒜蓉醬可能是定價高了,所以買的人很少。後來沒辦法,還是又拿出一批批發給了悅來客酒樓。
相比之下皮蛋和鹹鴨蛋最不好賣。不過這種東西能放很長時間,所以不必擔心損壞,可以一直賣下去。大概一個月後,關店盤點,也該回家了。這一個月他一直待在這裡,最早開門,最晚關門,吃飯呢就吃饅頭和下麵條。有爐子也有熱水用,晚上就睡在隔間裡。趙雍每隔五天來一趟看看他,給他帶些東西和吃的。
轉眼間已經到了寒冬臘月,周郡一回去,就拿出了一盒子銅錢。數完後有八吊三百七十八文,碎銀子有三十六兩七錢。去除成本的近十六兩銀子,他掙得不少。但這其中最主要的是那糧食給價提高了。糧食這一轉賣出去,轉手就掙了三倍回來。
因為現在春寒不接,有的人家地少,現在已經斷糧了,靠著別的充飢,每日一頓稀得吊著命呢。餓死是不至於,莊稼漢有土地,地裡有蘿蔔白菜野菜的,等著冬小麥能收割,就緩過勁來了。城裡的人缺糧,但人家不缺錢,恐怕日子會艱難一點,但也不至於被餓死。
周郡算了算他們的糧食,不敢再拿出去賣了。趙雍比他膽子大,猜測到戰爭快要結束了,一旦結束後鋪子什麼的肯定要能漲價回來,糧食卻是會掉價。
他想投資一個鋪子,於是把他藏在地窖裡的糧食和家裡的糧食,大豆,糙米、小麥、陳米,稻米,米糠,白麵、豆米等一股腦地都收拾出來。只留下五十斤的小麥和一百斤的新米和二十斤細面和一小包大豆和大半包米糠,剩下的全部都賣了。
然後又朝周郡這拿了二十兩銀子,又送了一批皮蛋給悅來客酒樓,一共湊了一百八十二兩銀子,又入手了一家店鋪。他說這是等戰爭一結束,他就轉手賣出去。鋪子在城西東頭,比周郡的鋪子大,原先是個賣酒的。現在糧食這麼貴,酒價更高,支撐不住了賣了。趙雍拿到手裡後,又把家裡存的一批生薑種和藥材賣了買了趙五兄弟家賣出的二畝地。
趙家五兄弟一家前兩年一連串的事導致他們家走黴運,老的病了,小的養著,趙五上了戰場後,家裡也四分五裂的吵吵鬧鬧的,還有趙家舅舅舅媽時不時地來吵吵,在村裡低調起來。然後他們家因為人多地多繳納的糧食也多,吃的也多,又趕上乾旱和家裡主要勞動力都虛弱著,所以去年一年的收成都夠不上吃的,更別說還有要吃藥的了。
趙三服徭役的時候又大病了一場,家裡實在是沒辦法了,只想著賣地。賣了地家裡也能揭開鍋了。這幾年都走黴運,想著趙五去了戰場也不知道能不能回來,他也沒有成家,不用養兒養女的。於是趙家兄弟幾個一商量就把他的幾畝地拿出來賣了。
趙老婆子不同意也無可奈何,總要顧著這一大家子人,要給他們一個活路。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們家糧食見底,已經好幾日沒見一粒米了。
所以全家一合計,賣二畝,還給趙五留了一畝三分地。要是他能活著從戰場回來,靠著這一畝三分地他一個人也能活下去。要是不回來,這地就家裡人分了,分家的時候就給他們老兩口種。
趙雍得知訊息當然想買,可是他和趙家不對付,就託趙禮去說和。反正都姓趙是本家,趙禮和他們關係還不錯,中間轉圜一下,趙雍給的價錢也不低,二畝地十七兩銀子拿下來了。
周郡得知後羨慕不已,他一直特別特別想買地。然而買不到,趙五家賣地賣給誰肯定都不會賣給他們周家村的人。趙雍說這二畝地就拿來種姜種和當歸。趙雍把手裡的銀錢花幹後,也建議周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