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所謀,只有帝後與我三人知曉,這袁熙從何得知?一言一語,和我當日所言略同!聽聞他通曉道術,曾在遼東滅除張角,果然有鬼神不測之機!】
白曉文心中暗暗得意,身為覺醒者,在為數不多的歷史演義類位面中,總算能扮演一回先知神棍的角色了。
需要說明的是,三國位面的生成,是以流傳度而定的。縱觀三國位面的傳記,沒有比三國演義流傳度更高者,所以三國位面的各個人物、能力、性格、說話方式,也都和三國演義最為貼近。
就比如趙雲的能力值,如果按照三國志(陳壽)的記述,趙雲其實並不突出,只有寥寥幾行粗略描述而已。
後世有宋人裴松之注《雲別傳》補充,雖然有當陽護主、漢中敗敵的戰績描寫,使趙雲形象更為豐滿,但肯定不如《三國演義》之中的七進七出的趙雲能力值高,強的跟鬼一樣。
三國演義不同於歷史,但三國演義,基本等同於靈界三國,區別無非在於人物出場退場時間不同,以及覺醒者造成的影響。
白曉文有超級大腦,三國演義看過一遍就已經背了下來。對於已經確定發生過的事件,扮一扮神棍還是沒問題的。
對於這個國丈伏完,白曉文是頗有些不齒的。
這老傢伙,說他不忠於皇帝吧,又主動出謀劃策;說他忠誠吧,又縮手縮腳,盡把危險之事託給別人。可憐董妃啥都不知道,帶著五個月的身孕死在了曹操手下。
後來伏皇后想要除掉曹操,寫信給伏完請求他出力。伏完最終不敢像董承等人一樣結黨密謀反叛,又出了一個主意,讓獻帝發密詔給孫劉,共同起兵徵討曹操,等到許都空虛再行動。
不過這次沒等密詔寫出來,就被曹操發覺,搜到了伏皇后寫給伏完的書信,這才導致伏完一家全部被誅殺,伏皇后也未能倖免。
白曉文仔細思量,感覺伏完雖然忠於漢獻帝,但還是明哲保身為第一位,並非死忠。偏偏他又最得漢獻帝信任,所以這遷都之事,終須著落在他的身上。
第1246章 朝會
伏完看白曉文的眼神都不對勁了。
白曉文卻是很鎮定,微笑著說道:「天子若是留在許都,則必被曹操迫害,伏氏一族,也難免要步董國舅的後塵。相反,若是國丈肯出力,勸說陛下遷都鄴城,我袁熙以父親之名,擔保伏氏滿門榮寵,三世不衰。」
三國時代對於父母還是很看重的。
白曉文這話,對於伏完來說很有力度,但對於白曉文來說有多少重量,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伏完吸了口氣,又長長吐出,頹然問道:「公子若是將天子請到鄴城,大將軍是否願意歸政於天子?若是大將軍成為第二個曹賊,老朽寧死不敢從命!」
白曉文臉色很正經,嚴肅地說道:「我袁氏世受皇恩,四世三公,豈會像曹操那樣專橫跋扈?」
伏完點頭嘆道:「既如此,老朽願意一試。」
白曉文滿意地點頭:「國丈真明哲之人。明日便是朝會,國丈可速行事。」
……
辭別伏完,白曉文馬不停蹄,又趕往丞相府。
再次見到荀彧,這位天策佐士在一眾兵士的包圍之中,並沒有慌亂,而是盤膝坐定,閉目不言。
周圍曹操的家眷僮僕,無不嚶嚶啜泣。
曹操之妻卞氏哭泣問道:「荀令君,我那四個兒子,還有活路可尋嗎?」
荀彧起身拜道:「臣下無能,也不知袁熙會如何處置四位公子。」
卞氏哭聲更高,險些昏厥過去,幸好旁邊的任氏等人扶起。
荀彧嘆息一聲,再次席地而坐。
忽有一名幽州士卒出現,傳令道:「荀令君,公子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