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過劉璋求援的信件之後,白曉文大笑道:「張松真是我的得力臂膀,完美達成了我的初步計劃。」
聽說來使是法正,白曉文點頭說道:「這是張松不忘故友,不圖一人顯貴,想要讓友人同享富貴,所以託法正前來。速速召見,不可慢待。」
白曉文親自接待法正。
法正見到白曉文,喜道:「我就知道,燕公不可能對益州無意,撤離漢中!那張永年,還對我遮遮掩掩。」
白曉文笑道:「以孝直(指法正)之才,又何須永年言明。我意在西川,斷不可讓劉璋割據在外,更不可能讓給劉備。」
法正點頭說道:「燕公,現在形勢雖然有利,但並非入局的最佳時機。」
白曉文笑問道:「孝直以為,何時入局為妥?」
法正道:「劉備已經襲取涪水關,兵鋒直指雒城。劉璋雖然派軍把守雒城,但我等揣度兩軍之力,劉璝等四將必然擋不住劉備,雒城早晚要被劉備拿下!
「到時候劉備兵鋒直指成都。然而成都城高牆厚,仍有精兵數萬,內部糧草足可支用一年,在外部有希望的情況下,劉璋不會馬上投降,成都尚可支撐一段時間。
「燕公等到雒城陷落之後再發兵,好處有二:其一,可以讓劉備戰線拉長,來不及回援葭萌關、涪水關,而後路已被燕公截斷,首尾不能相顧!其二,劉璋失了大半個西川,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也沒有能力阻止燕公收取西川。這便是一舉兩得。」
白曉文笑道:「張松曾言孝直多才,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你為孤設下的計策,還有一項好處尚未說出:其三,劉備若是困在西川,則荊州之地無主,孤便可命一上將,趁勢取之。」
法正稱讚道:「燕公思慮宏遠,在下不及。」
當下白曉文設宴,讓荀攸和眾將作陪,賓主盡歡。
席間,忽然有人來報,鄴都有急信送至。
白曉文拆閱信件,展開看時,不由眉頭微皺。
荀攸察言觀色,便問道:「主公,鄴都可有事發生?」
白曉文搖頭說道:「並非鄴都出事,而是江東孫策,有了動作。」說罷,將董昭寫來的信件,傳示給在場眾人,法正也不例外。
荀攸閱讀過後,吃驚說道:「孫策發兵北上,進攻皖城,兵鋒直指合肥(古作『合淝』)!主公,合肥乃是淮南咽喉,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江東若得合肥,則可以北向徐、豫,爭雄中原;中原據有合肥,則可以扼江南之喉而拊其背。若是合肥有失,則淮南之地,不復為主公所有。」
席間眾人,要說誰對合肥的戰略意義最清楚,就只有曹操舊部的荀攸了。
白曉文又何嘗不知道合肥的重要性?
在三國演義之中,赤壁戰後,孫-別人家的好兒子-十萬-仲謀同學,曾屢次親徵,就是為了佔領合肥。當然,他也不幸淪為張-逍遙津-文遠同學的經驗大禮包,傳說中的八百破十萬的神話,在演義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由於張遼面對孫權的出色表現,合肥一直牢牢掌握在曹氏集團手裡。
張郃說道:「中原是我軍根基,兩川的重要性還在其次。主公不宜遲疑,應該作速返回鄴都,提兵南下,解合肥之困!」
第1329章 此匣勝過十萬雄兵!
法正急忙說道:「那收取西川之事,豈不是成了泡影?」
荀攸說道:「西川雖然重要,但不及中原,乃是主公根基。」
法正嘆息:「孫策這次進攻合肥,或許並非全力進攻,而是吸引燕公的兵力,為劉備收川,創造一個安全的外部環境。在下敢斷定,劉備和孫策之間,必然達成了某種協議。」
席間眾將似有不信之意。
畢竟,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