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7頁

之所以起用魏延,就是看在他荊州降將的身份,對荊州知根知底,能夠最有效率地完成襲取襄陽的任務。

換做張郃等其他大將,至少要多花兩倍的兵力和時間。

接下來白曉文還要收服西川,讓劉璋乖乖就範,自然不可能劃撥大軍,去奪荊州。讓魏延帶著三千兵執行這一任務,是最佳選擇了。

白曉文隨後下令重賞三軍,前來助戰的李嚴、張松,也被封侯賜爵。

李嚴還在猶豫是否接受,張松勸道:「以公之才智,莫非還看不清天命所歸嗎?劉璋已是日暮西山,生死存亡都在燕公的一念之間。公因劉璋而拒絕朝廷爵位,豈不是舍美酒而取糠糟?」

李嚴頓首謝道:「聽別駕之言,如撥開雲霧見青天。」於是接受了白曉文的封賞,跪地叩謝。

白曉文命人前往涪水關廢墟,招降諸葛亮、接引韓旭的援兵;又遣人到巴中,帶關羽到來。

至於白曉文,則是整備大軍,前往成都。

第1352章 平定益州!

成都。

白曉文以朝廷名義,發來詔書。

劉璋接過詔書,讀過之後,不由心慌,說道:「燕公大捷,兵馬已經來到雒城,讓我前去勞軍迎接。我該怎麼做?」

從事王累說道:「主公不可,這是燕國公之計,要賺主公出城。」

黃權沉默不語。

法正笑道:「若是主公推託不去,就是對抗朝廷。豈不是把派兵相助的一番情義,都全部捐棄了?」

王累道:「我本來就反對派兵相助。坐看燕公和劉備廝殺,豈不最好?即使是現在,捐棄情義,也比送死要強!」

法正道:「西川之兵,面對劉備時,敗多勝少;而劉備之軍,面對燕公時,不出十日就全軍覆沒。主公度西川之兵,能對抗燕公大軍嗎?」

劉璋下意識搖頭。

法正道:「主公有此明鑑,為何不歸順朝廷。」

王累抗聲道:「主公不可。現在涪水之西,溝塹已經挖掘竣工,營寨聯立,我軍據涪水之險,足以拒敵!燕公之前已經燒盡雒城周邊野谷,軍無資用,同樣無法久留,不出三月必然退兵。」

法正仰天大笑。

劉璋很配合地問道:「孝直何故發笑?」

法正笑道:「我笑王累不通機變,不識時務耳。燕公豈是劉備孤軍可比?且不提他富有中原,單是漢中一地,就足糧足兵,可作為燕公後方,提供糧草。王累妄圖以對抗劉備之法,對抗燕公,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這番話說動了劉璋。他最後一遍問群臣:「公等之意如何?」

一直沉默不語的黃權,開口道:「在下之前不言,是因為事情已經到了無可選擇的地步。主公派遣李嚴、張松,帶著兩萬兵馬去相助燕公,恐怕這些兵馬,已經被燕公收服吞併。主公既然無力抗拒燕公,不如順應對方心意,就在勞軍之時,獻上益州戶籍圖冊,博取一份恩典。」

王累怒道:「黃權!你不能全忠孝之節,反而勸主投降?我羞於你這等人為伍!」拂袖憤恨而出。

黃權不為所動,拱手對劉璋說道:「燕公素來沒有殺降惡名。曹操之子曹丕,被封為安樂鄉侯;東川張魯,被封為閬中侯。有這二人為先例,如何抉擇,願主公慎思。不論主公如何選擇,在下都會追隨主公左右。」

劉璋驚問黃權:「李嚴果真會投靠燕公?」

話音未落,就有人傳來張松的書信。劉璋拆開觀看,信中李嚴、張松已經歸順朝廷,受爵封侯;張松還勸劉璋順應天命,歸順朝廷等等。

劉璋大悔,對黃權道:「悔不聽你忠言,反被小人所累!」

劉璋也無計可施,大哭一場,帶著印綬文籍、戶口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