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中生,他輔導作業的時候關注過課本上的內容,很容易根據眼前的景象聯想到杜甫的那首詩——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幾人還在討論,突然看到不遠處的河岸上停靠了一葉扁舟。
船伕朝幾人揮手:「幾位可是要到白帝城去?」
李白連忙道:「請船家載我們去!」
沒等沈亦他們詢問,李白已經拖著幾人上船了。
船伕是個老頭,一邊撐著竹篙在江上飄,一邊回頭看李白:「先生一看就是位滿腹經綸的文人!」
他望著前方江面喃喃:「去年我也曾載了一位詩人遊江。」
「他年歲大了,日子過得也貧苦,一路遊覽竟直接做了五首詩,詞句間都是孤獨和潦倒,我倒是有些懷念他的詩了。」
沈亦小聲跟身旁的隊友道:「他說的應該是杜甫吧?」
王天振確認:「應該是詠懷古蹟五首。」
公元766年,五十多歲的杜甫漂泊在夔州,仕途失意,身體多病,生活窮困讓他詩興大發,遊覽長江三峽一帶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和諸葛亮的古蹟時創作了《詠懷古蹟五首》,其中被節選在語文課本中的那首是其中第三首,歌頌王昭君的那首「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即使是對語文課本記憶深刻的人,大機率也只能記得這一首《詠懷古蹟其三》,剩下四首根本毫無印象。
果然船伕把難題丟給幾人:「幾位小師傅,那位詩人很出名的,你們知道我剛才說的,是哪五首詩嗎?」
五人面面相覷,根本背不來。
突然,山峽間狂風大作,小船開始拼命搖晃,船伕也露出猙獰的神色來:「既然背不出,就等你們能背的時候再上船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