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學院不招收理科生,清華法學院在江蘇招生人數為4名。
原來似乎已經有結論的事情再次變得複雜,而在二模之後,我一直寄希望於這兩所學校今年的招生政策能夠對我有利,雖然這多半是一種奢望。
二
如果把我現在寫的東西當作一個故事,那麼這個故事也許在三模的時候是一個轉折點。在一種近乎空想的希望之中,三模很快就來了,而三模之後,填報志願的時刻就來臨了。也就是說,三模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志願報考的選擇,這是高考之前最後一次練兵。
就像在夢幻中一樣,三模很快就過去了,已經被高三的複習折磨了近10個月的神經,已經無法對考試本身做出反應,只是在成績出來之後,已經麻木的神經像受到電擊一樣,使我整個人陡然清醒——我的成績滑落年級30名,全市名次更是不得而知。
不管是什麼原因,這次考試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失敗。我預想到三模成績可能不太好,但是不會想到成績會滑落到這個程度。我最敬愛的班主任沒有對我的成績發表過任何評論,我的父母也只是說,時間不多了,自己好好學吧。我最好的朋友也沒有對我的成績發表什麼像以前那樣或惋惜,或褒獎的評論,也許他們都認為,這個成績對我很正常吧。當時我的感覺是,我像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的人。而在成績出來之前,填報志願的先期準備工作就已經開始,《招生考試報》下發了,我直接開啟了理工類,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招生情況——北大:0;清華:4。
夢圓時分(3)
如果原來我說,我的成績去考北大還是有些希望,但是,當我結合學校和專業卻發現,這個最合適的選擇和我無緣。我感到失落,有種在電梯裡被困在兩層樓之間的感覺。我是勇敢地去報考清華,還是穩妥地選擇一所合適的大學,或者是放棄我喜歡的專業去北大的其他院系?我真的不知道。
有人說,一次考試的好壞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水平,但是,我又如何去面對“一考定終生”的高考?有人說一次考試考不好不應該對人生有太大影響,但是,當命運真正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時候,誰又知道如何面對才是對的?就像做沒把握的選擇題,在標準答案出來之前,誰又能知道第一感覺就一定是對的呢?三模的失敗讓我清醒,也讓我彷徨,我不知道如何面對這個選擇。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無法安然入睡,隔著窗簾依然能夠依稀感受到窗外的萬家燈火。而一模、二模之後在我腦海中出現的那個影像似乎漸漸變得模糊,離我遠去。我開啟日記本,想用這樣的方法讓自己冷靜,一張小小的書籤飄落在我的面前。就在那張葉脈書籤落在我眼前的時候,我的心像被紮了一下。因為我分明看到在那張書籤的右上角,有兩個雖然已經模糊不清但是讓我記憶猶新的字——清華。
時間似乎凝固了,我幾乎已經忘記了夾在日記本里的書籤,忘記了在書籤背後,那個曾經有過一陣激動和衝動的我。那張書籤是我一個好朋友小達送我的,當時我們一起去參加了一個比賽,談論了很多問題,還記得她很誠懇地對我說:“我覺得你應該可以考清華的。”在我的印象裡,她是第一個認定我應該考清華的人。那一年的聖誕,她送了我這張書籤,而在當時,我在書籤的右上角寫下了“清華”兩個字,把它夾在了日記本里,決定等我真的考上清華再去看它。一晃兩年過去了,只有兩年,我就把當初的熱情淡化了,甚至忘記了。小達在上高一,和我在一個學校,放學的時候有時還能碰上,要報考志願之前的那段時間,每次碰見她總會問我要報考哪裡,而我總是不答,不是笑而不答,我在問自己,我知道了嗎?三模的失敗,讓我如何去面對我的夢想,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