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紹增看了一眼沒有動彈的劉湘農,他就知道劉湘農誤會他了。 “湘農,你是不是以為,老子在拍王爺的馬屁?”樊紹增看了一眼劉湘農,就直接問道。 劉湘農沒有說話,但是他臉上的神色卻彷彿是在說,對頭。 樊紹增也不反駁,他直接大大咧咧的承認道:“對,我就是在拍王爺的馬屁。” “但也不光是在拍馬屁。” “你有沒有想過,第一批過來暹羅的,只有我們四個師,但是王爺給我們的任務,卻是從側後方突襲約翰帝國控制的高棉?” “我們本來人都少,如果還要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控制暹羅城鎮,那麼我們在戰場上投入的兵力將會更少。” “所以,我們才需要快刀斬亂麻,從一開始就撲滅曼谷的混亂,並組織起來暹羅人,讓他們自己來維持。” “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後方穩定的情況之下,還有足夠多的力量去突襲高棉。” “現在曼谷的混亂才剛剛開始,也是最容易控制,立規矩的時候,多耽誤一些時間,那麼我們就需要更多計程車兵去控制局面。” “所以,我這不光是在拍王爺馬馬屁,也是為了我們能夠順利實施軍部的計劃。” 劉湘農聽完樊紹增的話,他想了想,覺得樊紹增說的很有道理。於是,劉湘農對著樊紹增點了點頭,就跑去傳令。 隨著樊紹增的命令傳下去,夷州軍第一師就開始集結。 這夷州軍雖然成軍時間不長,但是他們的戰鬥力並不弱。 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因為夷州軍全軍上下,都是夷州島番民組成,天生的彪悍。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訓練他們的是東川軍。 東川軍當年一窮二白,卻依舊是帝國最能打的地方軍之一,那跟他們那種打仗不要命,和一些戰場技巧分不了。 正所謂,裝備不夠,技術來湊,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夷州軍跟著東川軍學,他們不光學會了現代武器的使用,也把東川軍的那些小技巧都學了過去。 當然了,番民的那種武勇,他們也沒有放下。 夷州軍第一師從接到命令,到集結完畢,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然後夷州軍第一師師長莫那魯道,穿著帝國軍裝,跳上裝甲車。 (隨著帝國軍工的發展,各部都配備了少量的裝甲車。) 莫那魯道掃視了一眼自己計程車兵,這都是他們夷州自己的軍隊。 帝國沒有歧視他們,給了他們與帝國其他地方武裝同樣的裝備和物資補給。 這讓所有的夷州番民對於帝國多了一層歸屬感,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帝國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兄弟們,族人們,剛剛我接到大帥的命令,要求我們趕赴曼谷,平定那裡的騷亂。”莫那魯道用夷州番語對著第一師計程車兵說道。 帝國雖然在夷州島開設了學校,讓他們學習帝國文化,但是並不禁止夷州的番民擁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對於林逸來說,他是見識過後世那種多民族的盛世,他也沒聽過後世那些人會以這些來作為叛亂的藉口。 反而,林逸覺得,讓這些番民保留自己的文化,習慣,反而有利於團結他們,讓他們對於帝國擁有更深的認同感。 這可能就是帝國的包容性。 當然了,在一些特定,正式的場合,帝國是要求說帝國官方語言的。 “這是我們夷州軍第一次實戰,我希望你們能夠體現出我們夷州軍的風采!謹記帝國軍紀,如違反,當軍法從事!” 下方計程車兵聽到莫那魯道的話,立馬高呼帝國萬歲,大皇帝陛下萬歲,然後就排著整齊的隊伍朝著遠處的曼谷而去。 兩個小時後,莫那魯道帶著第一師抵達曼谷外圍,此時第一師計程車兵已經能夠聽到城內的哭喊,能夠聞到一陣陣大火燒過的焦糊味和濃烈的血腥味。 莫那魯道微微皺眉,看來城內的情況比他預計的還要嚴重。 莫那魯道不敢耽誤,立馬讓士兵進去城內,對一切施暴的暹羅人執行軍法,並且讓那些沒有參與暴亂的暹羅人老老實實待在家裡。 接到命令的夷州軍第一師以班排進入到曼谷,開始鎮壓騷亂。 一個班的夷州軍進入到城內,剛拐過一個拐角,就看到三名光著膀子的暹羅男人,手持半米多長的砍刀,正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