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沈宴是他的大舅子,但是梁珩知道,生意場上的事是一碼歸一碼的。這刺繡的事要是沒有沈宴,很大可能是做不成的。而沈宴作為商人,自然也要顧及到自己的利益。
里正們一聽,好啊,原來這位還是江寧縣的恩人,當場就同意了下來。
第98章
因為來的里正並不齊, 梁珩還命人去通知了其他各鎮的里正。詢問他們是否同意沈宴的要求。
能當上里正的, 大多都是德高望重, 一生經歷了很多而思想十分睿智的老者。
撇開沈宴是梁縣令舅子這一關係不談,光是糧種是沈宴送來的,就能讓百姓感恩戴德了。何況他還是梁縣令的舅子。梁珩現在在江寧的威望風評都極高,近來一個月, 這位新縣令幾乎每天都披星戴月的在鄉下奔波,對待百姓就像是對待自己的親人, 有生之年,誰都沒碰上過這種真正的父母官。因為有梁珩在,百姓們都相信,沈宴絕不會坑百姓。何況這營生本就是梁珩他們想出來,想給百姓改善生活的。
沈宴這個要求, 無疑是絕對有前瞻性的。一兩年之後,江寧的刺繡躋身進了名繡中, 四大名繡變成了五大名繡之時,數不清的商人到了江寧來, 想要分一杯羹, 才發現這裡的百姓只認準了一家沈姓商行,其餘的商行一概不賣,無論價錢出到了幾何。無奈之下,這些商行也只好去找沈宴商量, 能不能將他手上的貨出一些給他們。這是後話。
沈宴見江寧的百姓都同意了, 當天就組織人手準備起來。
城裡已經沒有空地了, 只好在城外圈了一片空地,因為這建成之後,是歸官府所有,並不歸沈家商行,所以這地沈宴並不出銀子。
至於建房子的木頭,城裡也有木材商,但是木材商那點木頭,是遠遠不夠的。而幾乎百姓家家戶戶都會儲存幹木頭,沈宴便託梁珩給附近幾個鎮傳話去,有杉木並且願意賣的就拖到縣城來。
這木頭放著也是蟲蛀了,沒了再上山砍就是,何況這木頭還是給江寧建繡坊的。
一時間,拖木頭的牛車,源源不斷地往江寧城運杉木來。
這繡坊的圖紙也得請人畫,這才是最費時間的,好在江寧有會畫圖紙的匠人,也免得沈宴還要回涼州去找人畫了。
沈宴這邊忙得熱火朝天,沈蓁蓁她們也是不得閒。
新來的兩個鎮的姑娘都要從頭學起,又多請了幾個繡娘來教她們。
繡架又不夠,還得請人連夜趕製,好在這些姑娘們還在學基礎,暫時還用不上繡架。
姑娘們一來就是一整天,雖然自己帶了乾糧,沈蓁蓁還是管茶水的。一時間,事情就多了起來,陳氏也來幫忙來了。
江寧刺繡既然這麼精緻,為何以前沒聽過呢。沈蓁蓁也打聽了一番。
原來是以前江寧刺繡和外面的差不多,是近幾年有個絲線坊突然生產出了這種絲線,江寧的染色技藝是極出名的,這種絲線配上獨特的染色技藝,繡品細膩且色彩明艷,效果一下就出來了。只是過去三年江寧的經濟萎靡不振,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做刺繡生意的都去了蜀地、蘇粵等地了,根本不會來江寧。江寧這特別的刺繡就沒人發現。
田裡的水稻眼看著掛起沉甸甸的穗了,梁珩也終於鬆了口氣。
等繡坊的圖出來了,江寧縣內多半的匠人都來了縣城,幫忙修建繡坊。還有一些自願來幫忙的百姓,當然有一個算一個,沈宴都給了工錢。
杉木都是乾的,直接鑿成需要的尺寸就可以。眾人齊心協力,終於在半個月後,一座嶄新的,四四方方的繡房就立起框架來了。
繡房中間有一塊四方的空地用來採光,蓋上瓦,槌平了地面,繡房前期算是完工了。
很快全縣的姑娘們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