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天色漸白,花糕上了蒸籠,很快溢位糯米的清香,烙的烙,蒸的蒸,做好後擺上碟,裝上盒,也不用廚房的人送去,各院的丫鬟都在院外等著領。廚房的人把食盒一遞,就算交了差事。
楊水家的顛顛地去給馮氏回話,自家忙活了一大早,總得賣個好,馮氏也給面兒,贊了楊水家的幾句,廚房現今井然有序,也是她的功勞,辛苦了之類的,臨走前還賞了一個鐲子。
湘玉早上來的早,一會兒子出去登高,馮氏喚她一起用早飯,湯嬤嬤立在一側,馮氏問道:「嬤嬤你看廚房楊水家的如何?」
湯嬤嬤身板立的筆直,聽見馮氏問她回道:「不是一個成器的。」就這七個字,再沒多一句話。
馮氏本想讓湯嬤嬤析縷分條的多說幾句,可人家這會子惜字如金,馮氏無法,只能又道:「嬤嬤為何這般說?」
湯嬤嬤鬆了一口氣,她從宮裡出來的,總忘不掉說話前先盤算幾分,若是在宮裡,亂開口得罪了貴人,死一千次都不夠,她在皇后面前再得臉,在貴主們眼中,到底是個奴婢。
她不清楚馮氏的用意,楊水家的是不是馮氏的人,她都沒摸清,可也得表明立場,楊水家的不是可以重用的人,讓她沒良心誇讚她也做不出來,只能先扔出幾個字,看看馮氏反應,馮氏追問,便是她也不滿,湯嬤嬤能放心的答話。
湯嬤嬤溫聲道:「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楊水家的是來邀功的,可她掌管廚房,本就是她分內事,委實不該過來這趟,這便罷了,太太您看這食盒,拎手上、蓋子上還有些油汙,想必是廚子放花糕時,手上不小心沾染上的,若她是個稱職的,端給主子前,自己即便不細細檢視一番,也得差人再檢查一遍,能犯這樣粗心的過錯,可見她辦事不用心、不細心,在廚房做事,細心妥當最重要。」
馮氏頷首,湯嬤嬤句句都說到了她心坎裡,能發現小小食盒上的油汙,且是一個觀察入微的。食盒擺在她不遠處,馮氏都沒注意到,宮裡待過的到底不一樣,眼光如炬、心細如塵。馮氏本就存了一分考量試探之心,湯嬤嬤自入府來事事妥當,左右逢源,不止如此,也敢於直言,這點最難能可貴,湘玉那孩子,真是能放心交給湯嬤嬤訓誨了。
馮氏嘆了一口氣:「我又何嘗不知?楊水家的心氣窄,有些貪婪,但卻惹不出大事,目前廚房那無可靠的人用,之前的秦四家的嬤嬤您也見了,更不成氣候。也怪我,管家這些年,廚房連個靠譜的人都沒有。」
其實這真不能完全怪馮氏,廚房這攤子事不如其他的,可以放手派人,吃食上最要謹慎了,廚房裡的東西,可都是要吃到主子們嘴裡的,若是出事,必然是大事,所以廚房的管事都是蘇家知根知底的家生子,用著順手放心。
蘇鴻良這一房從京城過來,帶的下人不算多,長途跋涉,中間還得病死了幾個,到了湖南當地,買了不少下人進來,可到底不如家生子放心。再者也在湖南紮根落腳十多年了,當年跟著來的老僕,一大半已經年邁,身子不好做些閒差,新的一茬人,拔尖的少。
連蘇鴻良自己都說,當時自己謀算錯了,本以為在湖南外放個年便能回京,當時只顧著挑老成持重的,誰知待上這些年。
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呢,馮氏也只能矮子裡面拔將軍,挑揀些可用的。
蘇府寬宥,家生子也允許各人帶著姓氏,楊水、秦四皆是本名,前面帶上蘇姓便可,所以外人一聽,也分不清誰家生誰是新進的。
湯嬤嬤聽馮氏訴苦,緩緩說了一句:「老奴倒是有個法子,只是怕太太不應允,不知當講不當講。」
☆、第51章 712|
馮氏和湯嬤嬤訴苦,本就是希望她能出個主意,馮氏接道:「嬤嬤見多識廣,想到的主意必然比我的要好,嬤嬤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