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0部分

時候,在場的幾位院士、國內頂級的潛艇設計專家全都目瞪口呆,他們事先都沒有想過潛艇竟然能夠這樣設計,從如何控制噪音,到如何提升潛艇的速度,從如何躲避敵方的搜尋,再到如何提前發現敵人的潛艇等等,劉士卿都從技術方面上對之進行了分析。

這次說明會,劉士卿事先做了充足的準備,他從銀河聯邦的網際網路上找了一些相關的資料,認真的歸納了一番,這才有了讓院士們瞠目結舌的結果。當然,限於時間的關係,再加上劉士卿還要為他那個暫時還沒影的造船廠做技術保密,故而劉士卿沒有講的那麼細,不過即便是這樣,也足以產生轟動的效果了。

等到說明會結束的時候,院士們和潛艇設計專家們再回過頭來看他們以前共同設計的潛艇,才募然發現他們原來的設計有多麼的粗糙,這就像是欣賞過藝術大師的雕塑之後,才看小孩子玩泥巴的作品一樣,差別實在太大,簡直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

劉士卿在作說明的時候,並沒有忘了就船載式海水淡化處理裝置做出必要的介紹。從改造的成果上來講,船載式海水淡化處理裝置對常規潛艇的作用來講,算不上特別的大,在攜帶的物資總量不變的前提下,載入了船載式海水淡化處理裝置的常規潛艇,也就是比以前能夠在海洋深處多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時間,時間長了,如何保證潛艇官兵的補給就成了問題。

如果把船載式海水淡化處理裝置安裝到核潛艇上的話,讓核潛艇在海洋深處滯留的時間翻倍,絕對不成問題,如果能夠在下潛之前,對核潛艇攜帶的補給好好統籌的話,甚至有可能讓其在海洋深處滯留的時間,增加百分之一百五十以上。

不過這樣一來,物資方面的補給就降到了次要的位置,有兩個問題反倒超過了物資補給,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潛艇長期下潛,如何滿足官兵們的呼吸,另外一個就是如何讓官兵們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

目前的潛艇中都裝有氧氣發生裝置,包括電解水製氧、氧氣瓶、液氧罐,僅僅是液氧罐釋放的氧氣,就足夠全艇人員呼吸3個月了。潛艇中還常常使用一種“氧燭”,它由特殊化學材料製成,樣子很像蠟燭,點燃後會產生大量氧氣。

與此同時,艇內還裝有二氧化碳吸收裝置和空氣淨化裝置,它們雖然不產生氧氣,但能處理艇內空氣中的雜質和有害氣體,保持空氣新鮮;空調裝置則能控制艇內的溼度和溫度,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另外,潛艇上還裝有通氣管,在適當的條件下,潛艇可以上升至離水面幾米到十幾米的地方,將通氣管升出水面,吸入新鮮空氣,排出艇內的渾濁空氣。

這些措施一般都是核潛艇上採用的,常規潛艇因為嚴重的依賴柴油,一旦下潛到水平面以下,那麼其攜帶的每一滴柴油都彌足珍貴,短時間內消耗一部分柴油,製造氧氣,還是可以的,但是想在長達數日、甚至數十日的時間長度內,都依賴柴油燃燒產生的能量來製造氧氣,滿足官兵們的需要,就顯得不太現實了,除非是增加常規潛艇攜帶柴油的數量,而這一點,也不是那麼現實。

另外一個問題,同樣非常嚴重。不管新聞報道中把多少讚譽之詞堆砌到當代軍人身上,都不能夠否認一點,軍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既然是人,就有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心理問題。

一艘潛艇也就那麼些人,幾十個,了不起上百個,這樣一個團隊,在海洋深處一呆就是數日甚至數十日,每天都有緊張的戰鬥任務、呼吸著汙濁的空氣、放眼望去,除了儀表儀器,就是那些熟悉的老面孔,再加上大洋深處通常都是烏漆麻黑的,什麼美麗的風景都談不上,即便是退一步講,大洋深處真的有什麼風景,時間長了,也就膩了。可以相信,除了天生神經比較遲鈍或者比較自閉的人之外,大概沒人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