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芸早有準備,她將秦依依寫的字條拿給楚昱看:「問了門口的侍衛,他們說送信的只是街頭的一個乞丐,也不知道是誰讓他送來的,王爺看看字跡,可認得是誰?」
紙條上只寫了「女子」兩個字,楚昱翻來覆去捏在手裡看了幾遍,也沒看出個頭緒來,更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送這樣的字條。
女子?有什麼女子是他認識的嗎?還是有什麼女子與他有關?
楚昱這輩子碰過的女人實在是太多了,光看這兩個字,還真的看不出什麼。想著多半是曾經玩過的哪個女人又不消停了想惹事,怕王妃起疑心,楚昱用一句「不認得」就揭了過去。
何芸點點頭,繼續餵兒子吃飯,只是眼神不經意地瞥向被楚昱團成一團扔在一旁的字條,女子女子,雖是兩個字,但合起來,卻是一個「好」字。
好什麼?
這字跡清秀,雖刻意模仿了字帖,但仍看得出是出自女子之手。昨日與秦依依一別,她說過會給她回復,晚上便有人送來了這張字條,同樣是不知道哪裡的人送來的卻指名要給豫王府的主人。
何芸心如明鏡似的,多虧了楚昱瞞著她在外面找個許多女人,否則這兩個字,說不定還真的瞞不過他。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0點後
第104章
離京多日, 楚昱問了何芸一些王府的近況和宮裡的情況,當得知江景焱娶的人是柳慧時, 他並不驚訝。柳慧於他而言, 不過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女人, 既然她不願再為他做事,那麼他也就不必要再記著她。倒是聽說皇上為楚離和秦依依賜婚時,他的反應略有些大。
何芸不動聲色地觀察著他的神色, 果然於楚昱而言, 楚離始終是個眼中釘。可是他再怎麼忌憚也應該不會想到,楚離就是楚冀吧。
楚昱從何芸口中瞭解完了,眼看早朝即將結束了,他又去裡屋換了一身朝服, 才準備入宮去找嘉禾帝復命。
嘉禾帝正在崇政殿與大臣們議事,不是什麼重要的大事, 只不過是今年秋收馬上就要開始了, 各地官府提前來報說大部分的地方都能豐收,僅有少數幾個遇上春汛的城鎮收成不是特別好。嘉禾帝擬了一道旨,讓戶部尚書親自去一趟那些個城鎮盯著, 不要讓百姓因為收成不好而鬧市,又頒了幾個命令, 叫收成最好的幾個地方的官府從糧庫中拿一部分糧食出來送過去救急,等年底百姓要繳賦稅了,所徵收的糧食再囤進糧庫,以備來年不時之需。
諸如此類的事情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只要不是受到很嚴重的災情影響,這些當地官府都能很好地處理好,眾人也就沒怎麼放在心上。戶部尚書領旨離開後,殿內只剩下了李宓、曹榮以及最近常常出現在崇政殿的楚離。
曹榮為左,李宓為右。因著李宓的關係,曹榮這半年來也常常注意楚離,從起初的不贊同他僅憑著翰林院修撰也能上朝,到如今的讚賞有加,不得不承認,李宓看人的眼光委實不錯。
聊完了正事,嘉禾帝難得興致很好地同三人拉起了家常。他既然有心要恢復楚離的身份,那麼首先就是要讓他身後有足夠的支持者,李宓不消說,哪有外祖父不幫外孫的道理。除了李宓,朝中剩下那個能與李宓比肩的,那就非曹榮莫屬了。
嘉禾帝看得出來,這半年來曹榮已經接受了兩相的安排,他寵信李宓,卻從未冷落過曹榮,也因此,曹榮對同樣深得他喜愛的楚離,也沒有任何偏見。而這正是嘉禾帝要的,只要楚離也能得到曹榮的肯定,那麼在朝中,剩下的人哪怕有所懷疑,他照樣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恢復他皇兒的身份。
正當三人聊得活躍,劉喜彎著腰進殿,稟報說豫王回來了,此刻正在殿外候旨。
嘉禾帝說了一個「宣」字。
楚昱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