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悟,可真是妙手!我怎麼就沒想到過這種著書之法?”
就在他動念的同時,亦不再抗拒,任憑那洶湧之相落下,隨即他的意志就像是跌落到了三個世界,像是喝醉了一樣,有一種迷離、混亂、扭曲的感覺!
不過瞬息之間,就有了種種體悟,心中猜測隨之得到了證實!
“果然是觀想之相!這三相圖,分屬仙佛魔,選其一種,日夜觀摩,有墜入心相殿堂之感,可體悟仙道玄妙,在境界不到合道之前,等於提前體會仙人之妙,因此能事半功倍!這玩意對於天下修士而言,可以說是至寶,不過對我卻是無用。”
陳淵的仙道化身,時時刻刻與他意志相連,只要心有所需,就能沉浸在貨真價實的仙道感悟中,一點都不欠缺機會。
“若不是我這肉身的本質,乃是玄身屍體,要靠著九轉之法晉升,換成正常的肉身,早就憑藉著此法一日千里,叩門合道了。但話說回來,感悟他人的仙道,就是走他人開闢的道路,最終受限於仙人天道,最後的結果如何,也不好說。更何況……”
他將意識一點一點的從三相圖中抽離出來,從長卷中脫身。
這本是極為困難之事,但對陳淵而言同樣沒什麼難度,待意念歸位,他再看書冊上的三幅圖,不由搖頭。
“此書落到尋常修士手中,也未必就是機緣,都不說翻開書頁的種種異象衝擊,修為低了未必能承受得住,就說這一下子三種不同路徑的觀想之圖並列一起,一個不小心看多了,道路相沖,就有可能走火入魔,爆體而亡,偏生每一幅圖還都如有魔力,不看一眼,渾身難受!所以每一次觀看、觀想,都要以莫大的毅力,控制住自己,除此之外……”
他眯起眼睛,感受著心頭殘蘊,還是搖頭:“和我的仙道分身一樣,體悟的是他人之道。這境界低的人,翻開書頁都做不到,至少也得是煉神巔峰、返虛、煉虛的人物,才有資格翻閱,但這等境界已然觸及和有了自己模糊的道路,翻看之後再去觀想和體悟他人之道,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實在是太坑了。”
這麼想著,陳淵又回想著三道身影周圍的殘月之相,搖了搖頭,毫無留戀的翻開了下一頁,結果一眼看去,不由愕然。
便見上面寫著:“三相之圖,分屬三道,為仙、佛、魔之別,觀之感之,可得天道之妙,不過餘所修行的,乃是仙家之道,因此此書只指仙道之路途,佛魔兩家不在其中。”
???
陳淵滿頭的疑問。
搞了半天,你只知道修仙之法如何前行,對於佛家與魔道的法門並不知曉,那你前面扔出兩家的觀想之相,還是那種很難拒絕、看著就忍不住要體悟的品種,這不是坑人嗎?
“這書的作者是誰?感覺是個坑貨啊!我得小心一點,就算裡面內容詳實,也不可貿然相信,甚至依言修行,省得掉到坑裡出不來。”
話雖如此,但他還是繼續看了下去,後面倒也沒有什麼具體的修行法門,只是大致講了講三家區分——
仙者,順此天而逆行,攀他山而飛昇,與道相融;
佛者,參透永珍之妙,覺悟自身之識,化入一道;
魔者,以萬物而利己,闢身心之魔劫,接引一道。
“有點意思,這書寫之人是有點水平的,寥寥數語,盡得真諦……”
陳淵點頭稱讚,忽然見得這三列字的邊上,還有一行小字——
“餘並未修行過佛魔之法,倒是殺過不少,逼問了些許訣竅,卻難辨真假,因此只是假說推斷,算不得真,若依樣而修,入歧路莫怪。”
“……”
他決定收回方才的評語,但越發想知道這著書之人到底是誰了。
“實在是太有特色了……”
感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