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淦都傻了,「臣並沒有上書過這樣的奏稿!」除非瘋了!便是宮裡不提人,他也得進宮去自辯的。
弘晝點頭:「皇上知道不是你。孫大人言辭鋒利,文采斐然。可那篇偽作,言辭粗鄙,絕不是出自您之手。」
孫嘉淦欲哭無淚,這可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呀。
弘晝就又笑:「孫大人身負聲望,直臣之名天下皆知。說起來也是三朝老臣,幾起幾落,晚年倒是隆恩更勝從前。朝中但凡有諫言,民間都言不是他人,必是孫大人所為。那歹人不假託別人之名,只託名孫公,想來也是因您名氣最大。」
孫嘉淦面色更加複雜,他曾說:這世上只有兩人,一人為利,一人為名。天下熙熙,皆為名利而奔波。當今曾問他,那你是名還是利?
他說:他這一生不貪,不求利,只為名而已。
就像今兒,站在老聖人面前,誰都不敢言先帝之錯,他卻前來慷慨陳詞。有人說他為名也罷,但從他這裡看,先帝確實是不該出現的。叫世人看來,自己當真是為了名不計代價吧。
這一刻,他跪下叩頭,然後起身,頹然朝後慢慢的退出,之後才轉身,腳步已經是踉蹌起來。
直到晚上,乾隆才過來,整個人充斥著一股子戾氣,「皇阿瑪,您告訴兒子……兒子究竟是錯哪了?」
林雨桐心裡嘆氣,乾隆帝從即位初,就實行以寬仁治國的施政方針,在短短數年內,完成了政治風氣由嚴變寬的轉變;在乾隆六年左右,他也發現只寬仁施政產生的一系列弊端,於是施政方針重又趨於嚴猛。在這種由嚴入寬,由寬復嚴的政策調整背景下,還是發生了一樁重大政|治案件。
「查!嚴查到底,這次,兒子絕不姑息。」他說的斬釘截鐵。
林雨桐馬上意識到,便是此案影響了乾隆的執政風格,而且影響巨大。之後的文字獄,便是從此事起的。尤其是對於此案,乾隆主導追查,查了三年依舊是沒有結果,而那一份偽稿,卻傳播極廣。甚至於後世對於乾隆南巡的諸多看法,依舊在受這份偽稿的影響。
寫這個稿子的人目的很明確,他就是想用這樣的方式影響乾隆施政。文字獄文字獄,從乾隆的角度看,這些文字獄並不是冤獄。
而自己和四爺此刻,就站在乾隆轉變的這個轉折點上……
第372章 故國神遊(33)三合一
這個節點利用的好很重要!
林雨桐不由的看向四爺,四爺手裡搖著扇子,可這似乎也扇不走晚上的這股子悶熱。
「出去坐坐吧。」林雨桐朝外指了指,「起風了,外面正涼快。」
焦灼的氣氛被這麼一打岔,直接給洩氣了。
四爺起身,用扇子拍了拍弘曆,「出來坐吧,不著急,慢慢說。」
院子裡栽種著各種不知名的草,據說是藥草。好處是,基本是沒什麼蚊蟲的。晚上的風一起,只剩下涼爽。
可這涼風半點也吹不到乾隆的心裡,大有火助風起的架勢。
石凳上坐下,一人一杯冰鎮的西瓜汁。四爺沒喝,只把弘曆的那杯朝前推了推:「流言殺人,自大清以來,從未斷過。」
乾隆一愣,手慢慢的抓向杯子,慢慢的抿了一口。心態倒是也逐漸的平和了下來。
是啊!自己倒黴那是真氣憤,但發現誰也沒避開這個死症的話,好像一起倒黴並沒有什麼難以接受的。
四爺緩緩道:「從大清入關之前,太祖文皇帝駕崩,就有流言稱文皇帝是被刺殺身亡……」
乾隆面色微微一變,似乎是有點明白。就聽自家皇阿瑪又道,「後來孝莊老祖宗和多爾袞之間,又多有流言……」
是啊!雖然都不放在明處,可暗地裡也都知道這些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