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jing察預備隊又把asa中的前倭軍人員,召回充作骨幹。1956年,“二別”將總部移駐練馬,1960年又遷往新址,其間接收了美軍的若干通訊所,還從海、空自衛隊專門選調來骨幹。到八十年代初,“調別”總人數達900人。
50年代後期,倭國還在北部方向成立了301沿岸監視隊(駐宗谷海峽沿岸的稚內,派遣隊駐紮文島),和302沿岸監視隊(駐根室海峽附近的標津),加強了對北極熊的全面監視偵察。
沿岸監視隊使用防空雷達和光學器材,對距海岸300公里以內的海域、1萬米高度的空域內的所有艦船、飛機,進行全方位監視。監視隊常年監視北極熊的艦船種類、形狀、名稱、行動時間、活動場所等資料,並統一進行分析、管理。
在水面監視的同時,海上自衛隊還透過設在稚內、津輕海峽沿岸的松前和龍飛,對馬海峽的對馬、壹崎、下關、紀伊、觀音崎的各個jing備所,進行水下監視。
70年代末,北部方面隊新編了第1電子隊(駐北千歲),分別由3箇中隊組成。電子隊用兩個中隊,進行通訊電子情報收集,包括截收、密碼破譯等。以1箇中隊,從事電磁干擾、電子欺騙等電子戰任務。
在幫助m軍大規模監視北極熊的同時,東倭國還將大量資源,用在對中國和周邊國家的監視和偵察上。包括區域電波和影象收集系統(與m軍太平洋情報分析中心聯網)、p系列型反潛巡邏機、mh系列海上預jing偵察直升機、e系列遠端空中預jing機,以及地基的超視距雷達和無線電監聽系統等。
東倭國航空自衛隊e系列遠端空中預jing機,活動半徑可達1850公里,能將北極熊、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部分沿海地區,置於其監控範圍內。倭國自衛隊還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建立無線電通訊情報基地,蒐集中國、朝鮮以及其他亞洲國家電子情報。
目前設在東千歲、新縣小舟渡、琦玉縣大井、島根縣美保、福岡縣太刀洗和鹿兒島縣喜介島的6處通訊站,就是通訊情報截收設施和監視雷達站,負責機密的無線電通訊情報的蒐集和分析工作。
此外,還在鹿兒島建立巨型球狀天線群,可以截收來自任何方向的極其微弱的電波,其探測距離可達上千公里,足以捕捉到來自中國境內的任何無線電訊號。在津輕海峽、對馬海峽等重要海上通道,東倭國自衛隊還都分別部署有沿岸、水上和水下監視部隊、監視船,用來監視過往的大型船隻和水下船舶。
劉國棟喝著啤酒說,“毫無疑問,這個水下監視、分析基地,肯定隸屬於自衛隊軍事情報機關,是‘調別’的下屬部隊。其矛頭主要對準我國,我國北方潛艇部隊的一舉一動,都在其監視之下。”
“討論暫時到這裡,老大,把小隊都撤進來吧,三個月不出去,都吃不完。”林濤說。
虞松遠點點頭,林濤便要戴氣瓶,虞松遠說,“先別去水下,找到陸地出口,從上面進來就行。”
“不會那麼丟人吧,上面我地毯式搜查過,絕對不可能有出口。”林濤有點傻眼。
劉國棟下將三個俘虜重新捆紮一遍,這些忍者太厲害,防止他們出狀況。還專門到室內拿出女俘虜的衣服,讓她穿上。聞言便興災樂禍地說,“切,還嘴硬,那這機器的天線在那?發動機如何呼吸,總不會在山洞裡吧?要不在水裡?”
林濤氣得要暴走,那天自己帶人搜查得那麼仔細,怎麼可能?這回這人是丟大了。
虞松遠說,“不是要安慰你,這工程這麼浩大,花這麼大本錢,能讓你那麼容易搜出?當然,還是要罰你,負責找到天線,順著天線,也就找到出口了。”
第五十九章 水聲監測系統
她面朝下趴在石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