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關注的,只要關注了,就一定可以看,被看的人沒法拒絕。”
陸文君自然而然擺了個“腦門上亮燈泡”的豁然開朗表情:“懂了,一個是圈子,一個是‘自媒體’。開了微博的人,就預設是把自己擺在鎂光燈下,誰想看都能看,想‘拒載’都不行。”
“鎂光燈——這個詞用的好。”顧莫傑聽了,也被激發了頭腦風暴,不由自主地讚歎起來,“說白了,我覺得推特和facebook,那就是給朋友之間用的,微博是給想宣傳自己的人用的——估計微博一開通,第一時間去註冊的都是些三線演員、歌手、外圍…女、撲街編劇導演畫家樂手寫手詞曲作者,反正就是些想當明星當不了的傢伙。”
“噗嗤~”顧莫傑話糙理不糙的言辭,讓會議室裡一圈人都忍俊不禁。妹子們好歹可以低下頭用手優雅地捂住嘴,漢子們就只有憋著笑點死撐了。
笑過之後,只有王青明和葉維倫感到焦急:老闆的三觀,是不是太不親民了?這麼調侃微博的粉絲制度,莫非“初見”將來就不效仿這一條了?做社交,還是要越下里巴人,才越容易圈住使用者啊!
王青明人微言輕,看了葉維倫幾眼,終究是沒敢親自提出。葉維倫想了想,委婉地勸說道:
“阿杰,我覺得這事兒不能一棍子打死。新浪設定的這個微博粉絲策略,還是考慮了中國國情的。美國人比我們開明自由多了,眼界也開闊,消費者不容易出現某明星的腦殘粉,所以美國的社交軟體,更注重平等互動。facebook和推特在美國的成功,都是基於這種國民性,而部落格反而沒這麼火。
但是中國人當中,文化產品消費者低齡化現象很嚴重,腦殘粉現象更嚴重。新浪明顯是針對中國人的脾性設計的。我們將來的同類產品要是不允許腦殘粉單方面關注他們的偶像,會造成多大的腦殘粉使用者損失呢。”
顧莫傑對此不為所動:“可是隻要允許腦殘粉無差別看,上來分享的人就不能暢所欲言地分享了。最終他們還是會把自己包裝一下,用見媒體的那一面來發微博——那我們主導的真實、真誠交流又怎麼體現?小圈子裡的私密話,還有人敢說麼?誰來滿足這一部分使用者的心裡需求?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我們拉住了一千個腦殘粉的同時,就有可能失去幾個只想來找圈子、不想吸粉的真誠大腕。不可能所有好處,都讓一個軟體佔全了。”
“一千個腦殘粉明顯比一個大腕值錢……”葉維倫無奈地碎碎念。
“好,這個話題先打住吧。我允許你們去做技術驗證,但是我不會允許這種產品在我們將來的客戶端上出現的。”
“好吧,你是頭兒,你說了算。”葉維倫徹底放棄了,他也不記得這句話這些年他說過多少次了。
但至少目前來看,每當葉維倫說出“你是頭兒,你說了算”之後,八成情況下顧莫傑的選擇還是對的。
“散會!”顧莫傑拍拍衣服,準備閃人。
敬陪末座的王青明傻了眼,愣了一會兒,才叫住顧莫傑:“顧總,那您的意思是……我們做一個結合目前刺探到的新浪微博的架構、以及我們自己初見技術特點的手機軟體?專案變更手續我散會之後就去做麼?新軟體名字怎麼定呢?”
“也不算新軟體吧,我們本來不就是有手機‘初見’的麼?把app升級增加一些功能模組好了。至於對應新浪/藤訊微博的那個產品,我們暫定為‘初見圈子’,可以弄個單獨的app客戶端,也可以做成用手機‘初見’直接訪問,全部設為手機號一號繫結。”
“好的顧總!我這就去安排。”王青明飛快記下顧莫傑的意見,轉身就去召集他手下技術團隊的專案會議了。(未完待續。)
第八十八章 STEAM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