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8頁

按照宣王平時的言行,他連昨晚都不會帶什麼美人出門。

可阿嬌在信中提了,宣王似乎心情不悅,那麼也許是宣王出了什麼事,難得放縱了一次。

第103章

趙宴平與謝郢都有官職在身, 早上時間匆促,未能詳談,約好傍晚下值了再聚。

今日戶部事多, 謝郢出來的晚, 趙宴平站在皇城門外等他。

他與城門保持了距離,默默地觀察從裡面出來的官員。

趙宴平只是大理寺的一個小官, 又無心結交應酬,除了大理寺的官員,其他官署的絕大多數趙宴平都不認識。

等著等著,裡面出來一輛馬車, 上面掛著宣王府的牌子。

車門緊掩, 窗簾低垂,趙宴平看不到車內主人的面容, 他也不該窺視一位王爺。

趙宴平低下頭, 等宣王府的馬車走遠了,他才望了過去。

容貌酷似母親、年齡也相近的美人, 真的只是巧合嗎?

天快黑了, 謝郢才行色匆匆地出來了, 見到趙宴平連聲賠罪。

趙宴平搖搖頭, 與謝郢去了城內一條河畔, 兩人並肩而行, 一直走到一處荒僻無人的河段, 才挑了個地方坐了下來。

謝郢看眼趙宴平, 先表明自己的立場:「你知道,我是庶子, 雖然我該喊王妃一聲姐姐,可她長我十歲, 我未到記事之年她已出嫁,我們姐弟之間並無什麼情意。所以就算香雲姑娘真的在王府,我也會暗中幫你打探訊息,絕不會貿然驚動王妃,包括我那位嫡母。」

謝郢說的是真心話。

有血緣關係不代表感情會更深,他的生母是侯府一眾姨娘當中最受寵的一個,嫡母看似不曾計較,但對他頗為冷淡,兩位兄長與他也只是維持著表面和氣,未曾交過心。這是人之常情,謝郢並不會抱怨什麼,可他也不想讓趙宴平誤會,他會去幫著王妃嫡姐對付香雲姑娘。

趙宴平明白,他也信得過謝郢的品行。

「王妃性情如何,與王爺感情如何?」趙宴平低聲問。他深思熟慮了一天,認為此事只能從永平侯府下手,因為只有王府的人才清楚十六那晚宣王帶了何人出門。答案就在王府,趙宴平卻沒有途徑在不引人注意的條件下打探,倘若宣王妃善妒,或許會回孃家抱怨一二,訊息傳到侯府,謝郢就有辦法獲悉了。

謝郢好歹住在侯府,有些事情他就算不刻意去問,也會聽說一些。

「王妃年長王爺五歲,曾經與太子有過婚約。王妃十四歲那年,太子病逝,不久皇后將九歲的三皇子記在名下。三皇子十五歲封王開府,同年,皇上賜婚王妃與他。據說,王妃一直未能忘卻太子,與王爺感情疏離,也少有拈酸吃醋之舉。」

趙宴平第一次聽說皇家秘辛,謝郢寥寥數語,趙宴平已能想像出皇后喪子之痛、王妃另嫁之苦。

皇后教養宣王自然是想扶植宣王做新的儲君,將孃家侄女嫁過去也是為了鞏固皇后一族與宣王的關係。但,王妃心有所屬,又長宣王五歲,宣王會真心滿意這門婚事嗎?

皇家的這些暗流洶湧,光是聽說冰山一角都令人思緒沉重。

「縱使王妃不妒,王爺帶內眷出府,她應該也會知道。」趙宴平分析道。

謝郢點頭:「王妃身邊的安嬤嬤是我嫡母身邊的老人,王府內宅的事沒有能瞞過她的,還有宮裡派去的管事嬤嬤。趙兄放心,即便安嬤嬤不傳訊息給我嫡母,王爺攜美出遊,這麼大的事,不可能瞞得天衣無縫,說不定這幾天就會傳出閒言碎語來,你我分頭留意便是。」

趙宴平只能等了。

謝郢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了兩行字:

張側妃,承恩侯府嫡女,慶和六年與王妃同年進府,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