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更多的想到了失去的親人,失去的愛和自由,這使得她的面部特寫和眼神中,更多了許多內涵,那目光,令人心碎。
而後面雪山採蓮、雪地戰場、雪宮逃難的戲份,都要等到一個月之後,再去臺島著名的大雪山區域取景拍攝,在此之前,會返回港島無線影城,拍宮廷戲份。
值得一提的是,道具裡有兩隻玉瓶子,上面是香香公主的繪像,不是真的想象畫,而是拍下楊靈萱的兩幅劇照,拓印上去,以取得栩栩如生的效果。這兩幅照片,一幅就選了那個坐在花樹下身上落著幾枚繽紛花瓣、身周繞著幾隻蝴蝶的形象,另一幅則是穿著冬裝在牧羊的劇照。
這兩組相關鏡頭會以蒙太奇手法剪接,在乾隆拿著玉瓶迷醉欣賞的時候以臆想的方式來呈現。
因為使用相似場景的緣故,該是結尾故事的幾段宮中戲被提前拍攝,分別是宮中見乾隆、宮中聽琴、宮中見陳家洛和自殺傳警訊。
和某些一套服裝穿完整部戲的偷懶製作不同,這幾段戲,楊靈萱又換上了另外一套衣服,也是白色,但不是夏天的紗裝也不是冬天的絨裝,而是春秋季節的服飾,貼身、高領、上身有銀絲繡的小馬甲,充滿維吾爾的味道,有種低調的奢華,盡顯公主風範。
第一幕第一個鏡頭,就是香香公主站在封閉得只剩很窄縫隙的寶月樓窗前,望向窗外酷似家鄉的景緻,默然哀立,眼中盛滿了思念。
乾隆進來,跟她攀談,她充耳不聞,乾隆想要靠近,她就亮出匕首。
其他版本的香香公主,在這個地方往往表現得柔弱中帶著絕決,對乾隆很憤怒仇恨。楊靈萱卻稍稍有些不同,她看起來冷漠而警惕,反倒仇恨的感覺不是那麼強烈。
她認為,香香公主儘管仇恨乾隆,但她天性就不是個懂得仇視敵人的人,而且她心中還藏著希望,她知道陳家洛正在謀反,正在想辦法推翻清王朝,因而她並不想這個時候真的自殺,拿著匕首以命威脅,只是她用來對付乾隆的策略,她對乾隆,帶著鄙夷和不屑。
原作中對香香公主戰亂失蹤後的經歷幾乎隻字未提,只說陳家洛得到訊息的時候,她已經被兆惠將軍押進皇宮獻給了乾隆,成了乾隆的俘虜。
楊靈萱認為,這段具體的經過事實,應該是面臨滅族之危,香香公主受雪宮裡看到的那段故事影響,同意作為籌碼進宮為妃,換取全族的活路,然而在獲封香妃、住進寶月樓之後,乾隆卻變卦,違反協約滅了她的族人父兄。這樣才能解釋為何她後來指責乾隆反覆小人不講信用。
如果她不是自願被送進皇宮,那就不好解釋她身藏匕首的事,對待心存反抗的人,乾隆和他的手下不可能不防備她是否來當刺客,而且當時她的父兄族人肯定都還在,沒有被滅掉。
從後面的結果來看,已經身在皇宮的香香公主居然還能保護自己清白,還能在訊息閉塞的情形下看穿乾隆謊言,知道自己的族人已全部罹難,知道乾隆違約,她的聰明,可見一斑!
同樣能說明她聰慧的,還有跟陳家洛還有雙鷹做遊戲的那段戲,她能哄得雙鷹戾氣盡消,豈是簡單!這件事幾乎可以跟小龍女遇老頑童的戲份相提並論。
大概只有陳家洛這個墜入愛河不自知的人,才會覺得她憨直可愛,覺得她天真爛漫。
單看後面她如何透過聽琴和對話,三兩下就看穿乾隆的殺心吧!還有想辦法給陳家洛傳警訊的經過,那麼嚴密的防備,那麼密不透風的守衛,她居然有巧妙的辦法識穿阿訇的身份真假,還能想到那麼絕的辦法來保證訊息傳遞,還有自殺的狠勁,她哪裡天真爛漫?簡直是聰明過人!
小說中最扯的一段,當屬香香公主當使者前往兆惠軍營送信時,一小兵為她受刑而死,轉眼行刑者也跟著痛不欲生一幕,楊靈萱覺得,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