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催眠效果極佳。
不知到了幾時,李偉已經沒有聲響了,託著個腮幫子,臉上還努力作出認真聽講的表情,但是眼睛已經閉得死死的,甚至還有輕鼾聲。
“哼,年紀輕輕的精神頭這麼差!”
朱元璋瞥見他這個樣子,不悅的嘟囔了句。
不過也沒再叫醒他,而是命人取來被褥給他蓋上了點。
……
第二天,朱元璋精神奕奕的登上戰船離開了揚州,萎靡不振的李偉和田慶、紀貴等人恭送。
這次他出來一趟,雖然在揚州只呆了一天不到的時間,但卻是收穫頗豐,除了李偉建城用的這些新方法、水泥路之類的,還有李偉講的一些治政建議。
除了這些,他還趁機套出了一些後世的事情,包括大明的歷史,李偉基本上把能說的都說了。
但是他都是從電視上看的,所知的並不多,再減下像太子會死這種不能說的大事,基本上也沒多少價值了。
看著遠去的戰船,李偉邊打著哈欠邊揮了揮手:“總算是走了,咱們也回去吧。”
“好的,大人您先請!”田慶躬身抬手。
李偉也不客氣,他得回去再補會覺,之後還有得忙呢。
朱元璋人雖然走了,但卻給他留下了許多工,並且還催促他辦完了趕緊回京。
雖然朱元璋給他贈了個廣陵王,但讓他到揚州可不是來就藩的,京師裡還有許多事等著他呢。
李偉這邊先歇了一天,第二日才開始辦朱元璋交待的任務,而朱元璋那邊也很快就回到了京師。
去時走走停停兩日才到,歸時戰船水路直達,不到一日他便回到了宮中。
乾清宮裡,朱元璋把自己在揚州的見聞,以及李偉出的那些主意,一一講給好大兒聽,朱標眼中異彩連連,充滿了對外面世界的嚮往,然而朱元璋叫他來不是讓他聽故事的。
“這些事你儘快去安排,早日施行起來,大明的吏治也能早日改善。”朱元璋吩咐道。
“好的父皇。”朱標恭聲答應。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又輕聲道:“這次那小子又立了功,你說咱應該怎麼賞他呢?”
朱標聞言沉吟一下,現在李偉已經是工部尚書了,如今沒有丞相,尚書就是文官之最,雖說六部職權上以吏部為首,但是工部也並不差,而且若是把李偉調去吏部反而是埋沒了人才。
“要不給他特進榮祿大夫,賜些文綺、寶鈔?”
朱標試探著道,既然不能升官了,那就只剩下加銜和封爵了。
他還是很大方的,特進光祿大夫是正一品銜,僅次於李善長的特進光祿大夫,對治政有功的文臣來說絕對是個極高的榮譽了。至於文綺寶鈔,那就是添頭。
然而朱元璋卻是搖了搖頭:“這小子,對這些虛銜根本不感興趣,咱覺得他恐怕連這些名字是啥都搞不清楚,給他也是白費心思,至於文綺寶鈔,這小子現在有的是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