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樣的棉布那是不斷的運到市場上出售,直接導致了他們的布匹完全賣不出去。如此下去,就算借再多的錢也是活不下去了……

逃難,百姓是被活生生逼得逃難的。否則,以華夏百姓的性格,誰會忍得住拋棄自己的土地?

賤賣土地,甚至借錢太多的話索性土地都不要直接就走人了。本來還活的過去的幾個地區,硬生生被棉布給鬧的家破人亡。最後自然是心憤難平,一起來到了府衙那邊抗議,表示必須要禁止這樣的布匹,否則他們就要逃到別的地方去生活,至少也要走到那些沒有這種布匹的地方生活。

實際上百姓們不知道,在這樣抗議的背後,依然有著幾個士人和世家的手段。

他們對那種廉價質量卻不錯的布匹也是非常眼紅,恨不得獨家經營。而有些則是家中本來也有織布作坊,但是成品卻比不上這種布匹,心裡那是滿滿的怨恨和惱怒。

在自私自利的推動下,就有了這次鬧劇。

官員本來就和這些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哪怕經營這種布匹的商會給了他不少的好處,也沒辦法讓他忽視那些世家大族的影響。要知道所謂的東林黨,背後就是這種世家支援的,哪怕是商人世家。

果斷的,這種布匹被禁,甚至還上書給皇上,要求全國禁這種布匹,否則天下財富只怕都要落到秦軍手中。更別說,這百姓被搞得家破人亡的,今年的稅賦只怕也收不上來了。

好吧,關係到錢袋子的問題,崇禎就變得非常敏感。也不管這種布匹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或者它存在又有什麼意義,他只知道這種布匹的存在,會讓他收不上稅,這就是必須要剷除的!

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全面禁止這種布匹的出售。

只是問題又出來了,什麼樣的布匹才是被禁止的?說真的,商人們也分辨不出來,官員也分辨不出來,其結果就是當地人只能夠購買當地的土布,這下子那些有紡織廠的本土商人,算是差點沒有因此破產。

最後給出一個明確的聲音:那些布匹來自陝西,來自逆賊手中。只要把陝西收回來,那這種布匹自然就會消失。又或者若是掌握了這種布匹的紡織工藝,大明的織布技術也會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之前大明和秦國相安無事了一段時間,實際上崇禎卻一直沒有放棄過收回陝西的想法。

如今東林黨的人跳出來嚷嚷,而且打下陝西不僅可以得到最先進的火器圖紙,還能夠得到許許多多可以換錢的好東西,那麼富裕的副本,崇禎若是不去打那就太腦殘了。

不,實際上以大明目前的狀況,以大明當前士卒的精神和訓練程度,若是明年或許還好,今年的話顯然還是早了。

只是崇禎等不及了,他給洪承疇和盧象昇下達了命令,連同山西的參將張弘武一起,對陝西發動攻擊。

邸報釋出之後,張弘斌自然不敢怠慢,畢竟這可是超過三十萬大軍的大型戰役。於是他不得不調回能夠擔當一方主將的李定國和曹文詔等人,另外統領別的部隊,正面應對這三路大軍。

當然,其實這是兩路大軍,若是可以,張弘斌不介意趁著這次行動,把山西給收了。

山西煤礦,他也是垂涎了好久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了洪承疇

按照大明最新的戰略部署,三路大軍分別自山西平陽府、太原府以及河南的開封府三地殺入陝西。

太原府一路,以洪承疇為主的新軍隊伍,補給由當地官府負責;平原一路,乃是張弘武的地盤,他和張弘斌的關係至今沒有人知道,故而他早已以參將的身份,在這裡站穩了腳跟,實際上成為了這裡的掌權者;河南一路,之所以從這裡出發,主要還是山西的官府已經沒辦法提供太多的補給,所以由河南府分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