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卿在得知對面的人已經把炮彈炮彈全部拆除了之後,便指揮奉軍炮兵進行了炮火覆蓋,派出部隊準備渡河強攻郭松齡的陣地。
而對面郭松齡的炮兵也遵照郭松齡的指示,先將那些被拆除了引信的炮彈發射出去。
彈頭落到了奉軍陣地上面,只是砸出了一個個小坑。
奉軍計程車兵們看著落地的全是啞彈,沒有一發爆炸開來,給他們造成殺傷的情況後,一下子信心大增。
他們都知道,只要沒了炮火的支援,自己憑藉人數上的優勢,就能夠將郭松齡的部隊團團圍住,再慢慢分割吃掉。
奉軍的先頭部隊率先登上小船,手裡都拿著鍋碗瓢盆什麼的,充當槳手的位子,奮力向前劃去,船頭還架著輕機槍。
郭松齡的部隊膽敢冒頭的,動作大一點,就會招來一陣機槍掃射。
參謀長鄒作華看到這些奉軍已經成功登上遼河左岸之後興奮不已。
手下的幾個旅長也互相拍掌慶祝,開始幻想起自己那第三房姨太太長什麼樣子了。
而張漢卿也十分滿意現在的進度,只要自己的步兵能夠在對面的陣地上佔領一個橋頭堡,自己就能源源不斷的將部隊送過去。
就算他們在短兵相接中能打出一比一的傷亡比例,那自己也耗得起。
但最先進入郭松齡陣地的奉軍士兵卻發現了不對勁,這裡沒有設防,一個人都沒有!
但也不像是匆忙撤退後所導致的,因為沒有看見任何遺失的個人物品。
水壺也沒有,衣服也沒有,槍支彈藥更是被細心的全部收走。
奉軍士兵頓時有了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但是後面計程車兵可不管,他們推搡著,將他推進了壕溝之中,結果,地雷炸響了。
伴隨著地雷炸響的還有掩藏在奉軍登陸部隊側後方的機槍陣地。
這些陣地都經過了隨船而來的飛虎軍工兵的細心指導,甚至於某些陣地就是他們自己親手上陣挖掘的。
奉軍在作戰之中實行登陸的情況並不多,整個奉軍內實行登陸作戰的情況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
而恰好在二次夏奉戰爭之中實行登陸的人,就和張漢卿站在對面。
可以說,郭松齡十分清楚登陸戰的各項優缺點。
當年在大沽口曹妃甸等地實行登陸的時候,要不是對面的中央軍沒有防備,同時海防工事年久失修,破敗不堪,整個岸防堡壘被海水倒灌的不知幾數。
估計自己手下那第一波登陸部隊就會被打成半殘,這還是有著東北艦隊和南洋艦隊在後面提供直接火力掩護的情況下。
這次來勢洶洶的奉軍士兵並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他們在登上了河灣之後沒有第一時間向前推進,擴大登陸場區域,鞏固橋頭堡。
而是繼續等待自己的部隊,直到建制達到一個營或團之後才繼續向前推進。
在這種情況之下,團聚在狹小地域內密集的人群便是佈置在二線陣地的迫擊炮小組,以及佈置在登陸場側後方的機槍最好的活靶子。
郭松齡在將第一道防線拱手相讓之前在裡面做了充足的準備,各種各樣的反步兵地雷埋設了不知道多少,反正這些都是之前劉瑞送過來的東西,不用白不用。
而且各式各樣的簡易詭雷也被飛虎軍那幫人玩出了花來,專門盯著人家下三路炸,要不然就是什麼小玩意下面都有一顆拉了引信的手雷。
迫擊炮小組依據之前就已經背熟了的射擊引數進行著爆發式射擊,短短一分鐘之內打出去了16發炮彈,形成了區域性破片雨。
而在登陸場後部的遼河沿岸陣地上,則是伸出了不少槍管子。這些陣地從正面看就是一群蘆葦和水草,在他們的後方則是做好了防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