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姜熊離開了中姜莊,找了一個渡船渡過了渭河,便來到了對岸。 “二大爺,您老這是要去哪裡?”擺渡的漢子看著姜熊這一身裝扮,不解的問道。 “小河,二大爺要出趟遠門,回頭若有人問起,告訴他們不要擔心,我過幾日便回!”姜熊重新騎到牛背上,向後揮了揮手,便驅動老黃牛繼續前行。 擺渡的漢子搖了搖頭,也不再多問,轉身搖動著船槳,便回了中姜莊這邊。 …… 姜熊離開了渭河,騎在老黃牛背上好生悠閒。 姜熊嘴裡哼著小曲,探手將懷裡的那兩幅門神圖重新取了出來,仔細端詳起來。 兩張門神圖上,有兩尊門神,皆做武將打扮。 姜熊首先關注的就是兩位門神的甲冑和兵器,忍不住越看越是欣喜。 圖畫中的甲冑和此方世界的甲冑有著很多不同,那兵器同樣非常奇特。 “好甲冑!好兵器!”姜熊忍不住讚道。 “若是能夠見到可以製作這甲冑的師傅就更好了,不過這麼一副甲冑,應當造價也相當不菲!這兵器倒也是非常新穎,我姜熊這六十多年還真是第一次見,……” 姜熊卻是不知,就在他這一番又是端詳,又是自言自語中,遠在撫平城的劉猛和在永寧城的周明都感到一陣心神悸動,忍不住看向某一個方向。 可惜神目全開,也未看到悸動的來源,最終只能放棄。 …… 姜熊在中姜莊似乎特立獨行,但他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農家小老頭。 姜家來頭也不小,據家譜記載他家八百多年前曾有武帝出世。 姜武帝行伍出身,崛起於微末,一路成長,最後突破成武帝。 姜武帝熟讀兵書戰策,再加上個人勇武,曾為人族立下赫赫戰功,但後來在一次與詭異的大決戰中,被數個鬼帝級高手圍攻,身負重傷。 重傷之下的姜武帝辭去了所有官職,帶領著族人來到了這渭水河畔隱居,但僅僅三年後,便病逝於此。 據說曾有人族賢者在渭水河畔預言道,在渭水河畔,五百年後將有大賢出世,匡扶人族。 可惜如今已經將近五百年了,也未見到那人族的大賢者出世。 姜熊因為流言影響,一生未婚娶,閒來釣釣魚,看看書,便成了愛好。 成年後的姜熊還有了一個任務,那就是守墓,就是為姜武帝守墓。 姜武帝的收藏了極多的兵書戰策,姜熊這六十多年,可說早已經爛熟於心。 除了兵書戰策,姜武帝也收藏了極多的武道功法,可惜姜熊都試過,也都毫無建樹,最後只得徹底放棄了。 但是,姜熊經過數十年的摸索,倒是自己總結出了一套功法。 這套功法與這個世界其他的功法都有很大的不同,不太講究過分錘鍊肉體,榨取人體極限,反而是感悟自然,希望引入自然氣息補養身體。 姜熊摸索出這套功法後,雖然不像武者那般有殺傷力,但是卻是身輕體健,百病不生。 一直到現在,年近七旬了,姜熊雖然鬚髮皆白,但仍然猶如中年一般,體力充沛,精神矍鑠,與其他同齡老人完全不同。 總結出這套功法後,姜熊也將其獻給了族內,可惜族內卻是無幾個人感興趣的。 初時,尚有幾個族人起了興趣,練了幾日,可惜因為這功法對於成為武者毫無作用,也都陸續放棄了,到後來就更無人感興趣了。 …… 騎在牛背上的姜熊緊了緊背後的包裹,將手中的門神像重新放進了懷裡,抬起頭來才發現太陽已經西斜,頓時嚇了一跳。 舉目四眺,卻是一片荒野。 視線所及,並無可以借宿之所。 完嘍!看得入迷,錯過宿頭了! 姜熊心中略微有點心慌,自己雖然也有點武力,但畢竟不是武者,若真遇到詭異,怕是有點難辦呀! 不過既然已經如此,姜熊也很快認清了現實,得想辦法度過此夜。 這裡可不是撫平縣,可沒有諸神坐鎮,夜晚那是詭異的天下。 在這荒郊野外過夜,不是遇不遇得到詭異的問題,而是遇到多少、遇到什麼詭異的問題! 姜熊仔細回憶看過的先祖姜武帝的各種藏書,回憶其中關於在野外紮營過夜的各種記載。 姜武帝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帶兵打仗,自然少不了夜間在野外紮營和對敵詭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