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是喜慶之時,此時是萬萬不能傷人的,見李倓胡亂的一劍砍到自己長劍之長,猛的內力抽射而出,將內力注入長劍之上,長劍受內力崩催,只聽的“當”的一聲,高鳳麟手中長劍竟然斷成了兩截,在場之人無不駭然。

第五回 剝極則復(五)

高鳳麟詫異道:

“想辦法?”

藥王道:

“沒錯,你所修煉的功法乃道家之無上心法,這世上,只有你與你師傅二人修練,但是你師傅他一直還未修煉至頂層,所以要想徹底打通你奇經八脈,將功法融會貫通,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

當初陳金髮將高鳳麟送往終南山,拜入袁成子門下,初時,袁成子並未親自傳授他武藝,只是囑咐他門下大弟子丹青子莫正虛授他一些三清觀粗淺的武學根基。丹青子見師傅久未收徒,只道是這小師弟身份特別,授教之時格外用心,不敢怠慢。既得名師指點,加上自己本就天資聰慧,短短一年時間,高鳳麟進步神速。袁成子見這小徒弟實是不出世的奇才,就在高鳳麟入門的第二年,親自傳授他武學。而高鳳麟並沒有讓袁成子失望,短短三年之間,就將三清觀所有武學融會貫通,十六七歲的年紀,其武學修為竟不弱於大師兄莫正虛。全權衡利弊之後,袁成子決定將三清觀鎮派絕學《天罡寶典》傳授與高鳳麟,袁成子未曾向高鳳麟說明這《天罡寶典》的由來,也沒有向他說明,這寶典乃是三清觀鎮派之寶,高鳳麟只當是師傅傳授自己眾多武功中的其實一門,依言修習,三年小成,五年大成。但這寶典卻有個一處玄關始終未能衝破,這道玄關並非常年修行之下自然突破,而需要非常特定的條件下方能衝破最後玄關,達到水火相濟,龍虎交會的境界。

袁成子修煉《天罡寶典》四十餘載,始終不能衝破最後玄關,也算是他生平最大的遺憾。寶典名為天罡,自是為袁天罡所創,自從拜入藥王孫思邈門下,袁天罡便就入了道門,他於道家周天功,內丹功有所悟,又修得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境界,晚年之後,將自己畢生所學與其所通讀《道德經》中所悟,融為一體,創出《天罡寶典》這本奇書,此書為三清觀鎮派之寶,非掌教不能修習。莫正虛雖入門早,但無仙緣,無緣得授此書,高鳳麟反而受到袁成子的青睞,有緣修煉,這其中的造化,自不足為外人道也,是以藥王在為高鳳麟把脈之時,依脈象所推,他定是修煉了《天罡寶典》,尤為震驚。

高鳳麟五年時間修寶典大成,袁成子算算日子,高鳳麟到三清觀正好十年時間,既然這最後玄關卻不是那麼好衝破的,那倒不如差高鳳麟回到徐州,說不定這番下山,得獲機緣,便能衝破這最後玄關,成就美事。豈料這才一年光陰,就收到徒弟重傷的訊息,命不久矣,於是袁成子匆匆趕到藥王谷,不僅僅是關心徒弟的性命,這其中更是有莫大的機緣,說不定趁此良機,高鳳麟能衝破最後玄關,練成這《天罡寶典》。

《天罡寶典》源於《道德經》,《道德經》的思想是道法自然。“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當你武功達到極致的境界時,若再想突破,便就會物極必反,被其反噬,是以,當修習《天罡寶典》時,自身的武功正在往極致靠近,練到以後,便就遇到瓶頸,不會再有進步了,這瓶頸就是寶典中所載的玄關。那是不是就是說這武功就無法再突破了呢?事實並非如此,《道德經》有云: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福與禍是相互依存,互相轉化的,武功突破自身的極限,那是福,但是這個福卻不是輕易得來,必須由禍而來。何解?

當初袁天罡創寶典之時,便就依照著經中所載,物極必反,若要強練,必會走火入魔,全身爆裂而死,心中需要有“清靜無為”,方能修習,但是練到極端之時,便就到了盡頭,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