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國君現在一心沉迷於修煉之中,哪裡能想得到這些事。
就算是有朝臣提議,但那老頭想的恐怕一直都是反正現在就算要打,也打不到錦安,等前面三個國家滅了,再稱臣也不遲。
反正燕朝不可能直接越過他們三個過來,來攻打錦安吧?
再說他們也沒有招惹燕朝,無緣無故的,燕朝打他們做什麼呢?
老傢伙其實挺自私的。
他雖然一心沉迷於丹道,想要長生不老。
但潛意識裡又覺得,就算燕朝滅了那三個國家攻打來的時候,恐怕他也早就已經作古了。
到時候就是他兒子憂心了。
反正他不會是亡國之君,他怕啥?
因此,他繼續沉迷享樂,根本什麼都不管不顧。
而出使燕國,是丞相的注意。
丞相也並沒有將這件事告知國君。
他是瞞著老國君偷偷的派人來的。
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借著燕朝的名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那丞相的本意也不是想要對燕朝稱臣納貢。
他求的,就是燕朝皇帝的一件貼身之物。
這位丞相在錦安的準備早就已經十分充足,手裡有權有兵,就差一個名頭呢。
這個時代,就算謀逆,都得講究一個師出有名才行。
而對於錦安這樣的小國家來說,燕朝,可當真算的上是泱泱大朝,天、朝上國,起震懾力十分可怕。
於是,他就想兵行險招。
派出自己人,冒充國君使臣,假意稱臣納貢。
取得燕朝皇帝的一件貼身之物。
等回到錦安之後,就謊稱燕朝不滿錦安國主,欲派兵攻打錦安。
到時候只要說燕朝皇帝支援他做國君,那就可以了。
就算朝中那些老臣反對,到時候就殺了就是了。
反正是‘燕朝屬意他做國君’,再有反對聲音,讓他們有本事就去質問燕國。
晾他們也不敢。
這丞相賭的就是燕朝山高路遠的資訊差。
燕朝不會關注他們這麼一個小國家,也不會在意錦安的國君是誰。
而錦安的人,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更不敢去燕朝求證。
就算事後有人察覺不對,那也晚了。
而對於燕朝來說,誰做國君有區別嗎?
到時候,只要他們錦安繼續稱臣,每年納貢,燕朝什麼都不會管。
他們要的,只是聽話的人罷了。
丞相想的非常美。
事實上,他也幾乎快要成功了。
就像他所說的,慕容楚知道錦安國君是誰嗎?
知道使臣團是誰派去的嗎?
不知道。
而且,慕容楚在意錦安國君是誰嗎?
也不在意。
能求到慕容楚的貼身佩劍,這可更是意外之喜。
因為佩劍,比別的物品,都更有震懾力和說服力。
若不是白一弦懷疑,那丞相此番必然成功了。
可偏偏,他就是讓白一弦懷疑了。
使臣團臨行前,丞相千叮萬囑的交代他們,一定要謙卑,低調。
無論怎麼跪舔燕朝皇帝,都不為過。
可也正是因為謙卑太過,才導致了白一弦的懷疑。
白一弦和慕容楚都是一樣的人。
他們其實也真的不介意錦安國的國君是誰。
這個丞相,是打錯了算盤。
如果說,他光明正大的來求慕容楚,想要國君之位。
慕容楚即使不管,也不會對他怎麼樣。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