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繡坊那瀰漫著絲線香氣的空間裡,陽光灑下,照亮了蘇錦繡充滿期待的臉龐。她正專注地探索繡坊刺繡藝術與傳統樂器文化的結合方式,試圖在古箏、二胡等傳統樂器的外觀上進行刺繡裝飾,或者以樂器的音色和演奏場景為靈感創作刺繡作品,為這些古老的文化瑰寶增添新的魅力。
蘇錦繡對傳統樂器文化一直有著深深的熱愛。古箏那悠揚的音韻,彷彿能穿越時空,訴說著千年的故事;二胡那如泣如訴的音色,總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角落。她認為,刺繡藝術與傳統樂器文化的結合,將是一場視覺與聽覺藝術的奇妙碰撞。
她首先從古箏的刺繡裝飾入手。古箏那優雅的造型,為刺繡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蘇錦繡選擇了以古代花鳥圖為靈感的刺繡圖案,她指導繡娘們用細膩的針法,將五彩的絲線化為靈動的花鳥。在古箏的面板兩側,繡上了展翅欲飛的鳳凰,鳳凰的羽毛色彩斑斕,用漸變的絲線繡制,從頭部的豔麗紅到尾部的璀璨金,每一根羽毛都栩栩如生。鳳凰的眼睛用黑色和金色的絲線繡成,眼神中透著威嚴與靈動,彷彿隨時都會從古箏上騰飛而起。在鳳凰周圍,環繞著盛開的牡丹,牡丹的花瓣層層疊疊,運用了多種針法來表現其層次感。粉色、紅色的花瓣嬌豔欲滴,與鳳凰相互映襯,盡顯華貴之美。
對於古箏的側板,蘇錦繡設計了一幅連貫的山水畫卷。繡娘們用淡藍色和綠色的絲線繡出了連綿的山脈,山脈的線條流暢自然,透過不同的針法表現出了山勢的起伏。山間有潺潺的溪流,溪流用白色的絲線繡成,在陽光的映照下,彷彿能看到溪水在流動。溪邊還有古樸的亭臺樓閣,樓閣的飛簷用金色絲線勾勒,展現出古典建築的精緻。整個山水畫卷在古箏側板上徐徐展開,當古箏彈奏時,彷彿能聽到山水之間的悠揚樂聲。
二胡的刺繡裝飾則有著不同的風格。蘇錦繡以傳統的戲曲故事為主題,在二胡的琴筒上繡出了經典的《霸王別姬》場景。她先用深色的絲線勾勒出場景的輪廓,然後用豐富的色彩填充人物和背景。霸王項羽身著黑色的戰甲,戰甲上的鱗片用金屬質感的絲線繡成,在光線下閃爍著寒光。他的面容剛毅,眼神中透露出悲壯。虞姬身著華麗的紅色戲服,戲服上用金線繡出精美的花紋,她的身姿婀娜,眼神中滿是深情。在他們周圍,是硝煙瀰漫的戰場,用灰色和黑色的絲線表現出戰爭的殘酷。當二胡演奏起《霸王別姬》的曲調時,琴筒上的刺繡畫面彷彿活了過來,讓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這段愛情與戰爭交織的故事。
除了在樂器外觀上進行刺繡裝飾,蘇錦繡還以樂器的音色和演奏場景為靈感創作刺繡作品。她根據古箏那空靈、悠揚的音色,創作了一幅《仙樂飄飄》的刺繡作品。在繡布上,用淡紫色和白色的絲線繡出了雲霧繚繞的仙境。仙子們在雲霧中彈奏古箏,她們的身姿輕盈,服飾飄逸。仙子們手中的古箏用彩色絲線繡成,琴絃用銀色絲線表現,彷彿能聽到那從仙境傳來的仙樂。畫面中的花朵和飛鳥也都用細膩的針法繡制,它們似乎也被仙樂所吸引,沉浸在這美妙的氛圍中。
以二胡那悲愴、婉轉的音色為靈感,蘇錦繡創作了《悲音長夜》的刺繡作品。畫面中是一個孤獨的旅人在寒夜中拉二胡的場景。旅人的身影用黑色和灰色的絲線繡成,他的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滿了憂傷。二胡在他手中發出低沉的聲音,彷彿在訴說著他的苦難。周圍的夜色用深藍色和黑色的絲線表現,寒風吹過,用白色的絲線繡出的雪花紛紛揚揚,更增添了幾分淒涼。
在這個過程中,蘇錦繡也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如何確保刺繡在樂器使用過程中的耐久性,以及如何使刺繡與樂器的材質更好地結合。她與樂器製作師傅和材料專家合作,經過多次試驗,找到了合適的固定方法和保護塗層,既保證了刺繡的美觀,又確保了其在樂器頻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