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熹王便決定從山腳繞過去。
這是一早就定下了的。
熹王行事,喜歡在開始前便把計劃制定好,等事情開始執行時,除非實在不能按計劃來,或者有比計劃更好的選擇,否則他都是按計劃走的。
這次自然也不例外。
他們按照計劃來到了小南村,把古熹和古大美送回了家。
站在闊別已久的家門口,古熹滿是感慨。
幾個月不見,家門口的野草竟然長得快到她的腰部了。野草叢中的野花開了,白的黃的在微風中微微顫動。她們家門口本來有棵不算大的大樹,每年夏天都給她們遮陽,然而此時,這棵大樹的枝條竟然被砍了好幾株。
古熹扭頭看向自家姑姑。
古大美抓頭一笑,說:&ldo;那會兒家裡沒柴火了,我砍了應應急。&rdo;
古熹嘆了口氣。
熹王一行人下了馬,各自或坐或站地休息。
顧不白和顧小白動作一致地背著手,在古大美家附近散起了步。
雖然看似隨意漫步,但是顧小白湊近了顧不白,在眾人看不到的地方,小聲地問道:&ldo;哥哥,有什麼問題嗎?&rdo;
顧不白搖了搖頭,沒說什麼。
小南村就是個普通的小村莊,人口稀少。正如古大美所說,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搬去大城鎮了,這種小鄉村的人口越來越少。京城附近的鄉村都如此,更何況別的偏僻小村了。
小南村的人哪裡見過一次性有這麼多人到來,在家的老婦幼殘們紛紛出來看熱鬧。
古大美和村子裡每個人都認識,看上去也和村裡每個人都熟識。她熱情地跟過來看熱鬧的村民們話起了家常,夾雜著對熹王等人的介紹。
不過她只說這是京城來的貴客,路過此地,在此休息,別的倒是隻字未提。
他們聊著聊著,便自然而然地聊到了古熹。
古熹很快就要滿十八了,在外看來,早就是個大姑娘了,早就可以成親了。然而她現在,成親物件連個影也沒有。
古熹離家幾個月村民們自然是知曉的,於是她這一番回來,便免不了被詢問。
古熹乾笑著回答了幾個問題後,藉故上茅房,逃了。
她跑到屋子後,鬆了口氣。
卻見屋子後顧不白和顧小白腦袋靠著腦袋,蹲在一處,不知道在幹什麼。
&ldo;你們在幹嘛啊?&rdo;古熹走過去,同樣在他們旁邊蹲下來。
顧小白把右手食指放到嘴唇上,沖她無聲地&ldo;噓&rdo;了一聲,又指指地面。
古熹忙捂住了嘴巴,看向地上。
只看了一眼,古熹就嚇得往後退了兩步,匆忙站起來,逃了。
那地上,一隻胖墩墩的綠蟲子在蠕動著。
休息了會兒,熹王讓大夥兒都重新上了馬,顧不白和顧小白和古熹暫時告別後,也上了馬。
古熹仰頭對他們道:&ldo;你們小心點兒啊。&rdo;
不太放心,她又叮囑道:&ldo;一有什麼不對勁就立即回來啊。千萬別逞強啊。&rdo;
顧不白笑笑,假裝不耐地道:&ldo;姑姑,有全能的我在,你有什麼不放心?再說,還有咱們的靠山在呢。&rdo;
靠山自然指的是熹王。
熹王看了他們一眼,就移開了視線,騎著馬到了隊伍的最前面。
&ldo;出發。&rdo;
他平穩地說了一聲,然後率先一夾馬肚子,走了。
他們一行人離去,古熹在家門口看他們的背影看了好久。
還是古大美進去搬了張凳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