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出門,刺骨的寒風便猛地襲來,春嬋眼疾手快,連忙遞來了暖手的手爐。那手爐散發著微微的熱氣,彷彿在這冰天雪地中撐起了一方溫暖的小天地。瀾翠則在一旁穩穩地撐著傘,雪花不斷地落在傘面上,發出輕微的簌簌聲。
幾人小心翼翼地護著嬿婉,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謹慎。
嬿婉微微駐足,回首看了一眼翊坤宮那凋零的院景。曾經輝煌的宮殿,如今在風雪中顯得格外落寞。那破敗的景象彷彿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淒涼。
嬿婉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輕蔑,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如懿此人最是倔強,她越勸,如懿便會反其道而行,嬿婉索性遂了她的願。
看她如今知道凌雲徹身陷險境,還能不能坐得住。
別說是從前的情意,如今二人經歷多番險阻,如懿出事時總是有凌雲徹在一旁相助,兩人相依相知多年,如今的情感只怕是比前世還要濃厚。
現如今凌雲徹落魄到冷宮,成日受那些小侍衛們的冷嘲熱諷,這日子過得可謂是無比悽慘。
嬿婉就要慢慢看著,如懿還沉不沉得住這個氣?
春日來得格外輕快,彷彿一夜之間,大地便從沉睡中甦醒過來,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然而,令人更加欣喜的是,前線戰事連連告捷。
科爾沁部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全力助大清攻打準噶爾。科爾沁部的勇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不畏艱險,數次立下大功。他們的英勇表現,為大清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皇帝為了表達對科爾沁部的嘉獎,決定與科爾沁部和親。
於是,科爾沁部寨桑博爾濟吉特·根敦之女——厄音珠,被封為豫嬪。
厄音珠出身高貴,容貌秀麗,一入宮便是幾個新人裡頭最得皇帝恩寵的。
海貴人被送往行宮囚禁之後,曾經熱鬧一時的延禧宮便一下子空了出來。新封的豫嬪厄音珠一來,便成了延禧宮的主位。
延禧宮的位置雖然偏僻,處於宮廷的一角,不似那些繁華之地引人注目。然而,皇帝卻對厄音珠十分重視。
他特地命人將延禧宮全部翻新一番,此後,海蘭在紫禁城裡頭的痕跡,便徹底被抹去。
這紫禁城除了如懿和永琪,便再無人與之相關。
和親事宜莊重。
為此,皇帝還專門解了如懿的禁足。這一舉動,既是全了帝后的臉面,讓眾人看到皇帝對皇后的敬重與寬容,也向外界傳達了皇帝對後宮的掌控與平衡。
同時,這也是為了表達對蒙古的重視。科爾沁部在戰事中立下大功,與蒙古的關係至關重要。
畢竟新進嬪妃進宮,皇后若是不露面也太過不像話了。
這兩年的時光,如同奔騰的江水一般匆匆流逝,宮中也發生了許多令人矚目的事情。
除了有一批新進的嬪妃如嬌豔的花朵般綻放在紫禁城之中,為這莊嚴的宮殿增添了一抹抹新的色彩之外,慶嬪也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大喜事,誕下了皇十四子永璐。
與此同時,婉嬪也在嬿婉的巧妙促成下,重新回到了皇帝的視線之中。
曾經,婉嬪默默無聞,彷彿被遺忘在了宮裡的某個角落。
嬿婉深知婉嬪的溫柔與才情,透過精心的安排,讓在宮中落寞多年的婉嬪重回皇帝視線。
如今,帝后不和,那曾經的深情與信任彷彿被蒙上了一層陰影。皇帝的心中充滿了矛盾與困惑,在這複雜的情感交織中,他越來越想念起孝賢皇后。
孝賢皇后的溫柔、端莊與睿智,在皇帝的記憶中愈發清晰。
她彷彿是一道明亮的光,照亮了皇帝心中的某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