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祖棠,這位晚清時期的名將,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著稱。
在得知劉松山部與西捻軍在晉南侯馬一帶激戰的訊息後,他並未急於揮師陝西,而是選擇了更為穩妥和周密的策略。
他深知,關隴之患並非一日之寒,要想徹底解決,必須步步為營,循序漸進。
首先,他將目光投向了東捻軍。
這些捻軍,長期以來一直是清朝的心腹大患,他們驍勇善戰,來去如風,給清軍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在同治六年二月二十四日,東捻軍自鄂皖交界的二郎河等地發起攻擊,廣濟(湖北武穴)成為了他們的首個目標。
當地的駐軍雖然奮力抵抗,但最終未能阻止捻軍的步伐。
這股捻軍隨後又轉戰至蘄州蘄水,再次擊敗了當地的駐軍。
他們的行動不僅破壞了當地的安寧,更是對清朝統治的一種挑戰。
在蘄州蘄水稍作休整後,這股捻軍又繼續他們的征程,這一次他們的目標是麻城和黃岡。
然而,此時的駐鄂清軍正經歷著一場敗仗,兵力薄弱,無力阻擋這些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的捻軍騎兵。
面對這樣的局勢,左祖棠深知,他必須採取行動,否則捻軍的勢力將進一步擴大,威脅到清朝的統治。
於是,左宗棠開始了他精心策劃的軍事行動。
他首先鞏固了現有的防線,確保不再有更多的領土喪失。
接著,他開始調集兵力,準備對捻軍發起反擊。
他知道,這一戰不僅關乎軍事上的勝負,更關乎清朝的穩定和百姓的安寧。
因此,他必須謹慎行事,確保每一步都精確無誤。
左祖棠所在的軍中大營內氣氛凝重,眾人面色嚴肅地圍坐在一起商討戰略。
只見左祖棠眉頭緊皺,沉聲道:“如今這局勢可謂錯綜複雜啊!那東捻軍在鄂豫皖一帶肆意橫行,搞得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而西邊呢,西捻軍又與劉松山僵持不下。更令人頭疼的是,西捻軍的後方居然還隱藏著馬岱、董福祥、白二虎以及馬潮輕這些悍匪!因此,咱們切不可輕率地去應對西捻軍。唯有先集中精力在其他區域剿滅東捻軍,消除後顧之憂後,方可騰出手來收拾西捻軍。要知道,這東捻軍就像一隻煩人的蒼蠅,一直在咱們的後方嗡嗡作響,攪得不得安寧吶!”
坐在下方的劉典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精芒,拱手說道:“大人所言極是!依下官之見,不妨先派遣一將前往呂梁一帶佈防,死死扼住白匪和董匪的咽喉要道。至於西捻軍嘛,暫且按兵不動。待到我方全力圍剿東捻之時,料想那西捻軍必定不會坐視不管,定會出兵援救。屆時,我們便可趁其分兵之際,一舉將其擊潰,如此一來,覆滅西捻軍便指日可待了!”
說罷,劉典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滿滿的笑容,目光堅定地直視著左祖棠,彷彿已經勝券在握一般,靜靜地等待著他做出最終的決定。
然而就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張耀突然開口說道:“劉大人啊!如果咱們不盡全力去應對那西捻之敵,萬一馬岱那幫叛匪趁虛而入出兵攻打過來可如何是好?您也清楚得很吶,西捻軍的後方可是馬岱匪賊盤踞的地盤呀!一旦他們有所行動,劉松山大人那邊恐怕就會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啦!”
劉典聽後卻是不以為意,他從容地回應道:“我敢打賭,馬岱絕對不會出兵!”言語之中透露出十足的把握和底氣。
張耀聞言不禁冷哼一聲,質問道:“哼!你憑什麼如此篤定?你又有何資本來下這個賭注呢?”
面對張耀的質疑,劉典神色自若地解釋道:“依我看吶,這馬岱不過是個亂世梟雄而已。倘若他真有心出兵,只怕早就動手了。其實他心裡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