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七年八月底,正值秋高氣爽、金風送爽之際,老明教聯軍元帥白二虎率領著麾下兩萬精銳之師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傾巢而出。
這支軍隊士氣高昂,旌旗蔽日,馬蹄聲響徹雲霄,其目標便是那座位於戰略要地的白豹鎮。
白豹鎮乃是通往華池與吳起兩地的咽喉要道,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意義。
而此刻,鎮守此地的正是湘軍總兵劉倬雲所部。
當白二虎的大軍抵達城下時,卻並未急於發動攻勢,而是有條不紊地展開了一系列行動。
士兵們紛紛揮舞著手中的鐵鍬,奮力挖掘土工,同時還有眾多工匠忙碌地搭建著各種攻城器械,一時間塵土飛揚,場面蔚為壯觀。
那麼,為何一定要拔掉這顆牢牢楔入白豹鎮的清軍釘子呢?原來,劉倬雲所部猶如一把鋒利的匕首,徑直穿插至華池前往吳起的必經之路。
如此一來,不僅嚴重阻礙了老明教聯軍的進軍路線,更是對白二虎的後方構成了巨大威脅。
面對這種局面,若不果斷出擊將其擊潰,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久經沙場的劉倬雲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眼見白二虎初來乍到尚未站穩腳跟,他當機立斷,決定採取誘敵深入之計,然後與之展開一場正面決戰。
為此,他迅速調遣剛剛運抵城內的七門威力驚人的阿姆斯特朗炮,並將這些火炮精心部署於城中的制高點——鼓樓之上。
與此同時,他下令動員全城 12 歲以上的男子登上城牆參與防守,而婦女兒童們則全力承擔起後勤供應的重任。
除此之外,劉倬雲深知此戰關乎生死存亡,於是在軍中懸賞招募兩百名英勇無畏的死士,準備趁著夜色對城外的白軍發起突襲。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份豐厚無比的賞賜無疑極具吸引力。
他高聲喊道:‘‘只要有人敢於報名參加此次夜襲衝陣行動,不論最終生死如何,都可獲得高達二百兩白銀的賞金,並且一律晉升兩級軍功。’’
如此誘人的條件瞬間點燃了眾人心中的鬥志,許多將士紛紛踴躍報名,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博取那份無上的榮耀和鉅額財富。
在這一刻,生死早已被拋諸腦後,唯有勝利的信念在每個人的心頭熊熊燃燒。
死士們酒足飯飽後,精神抖擻地聚集在了營地前方。
此刻,夜色如墨,漆黑一片,只有那高懸的冷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
正所謂“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這正是執行秘密任務的絕佳時機。
死士們行動迅速且悄然無息,他們用布帛緊緊包裹住馬蹄,以防發出聲響;每個人嘴裡都銜著一枚竹片,避免說話或呼吸聲暴露行蹤。
就這樣,他們如同鬼魅一般,一個接一個地魚貫而出,朝著回軍的外圍黑旗營摸去。
不多時,幾名身手矯健的死士便翻過了高高的圍牆,潛入到了營內。
此時,負責站崗放哨計程車兵正低著頭打著瞌睡,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
死士們手起刀落,乾淨利落地割斷了這些崗哨的喉嚨,並輕輕地將他們放倒在地。
接著,他們又小心翼翼地開啟了黑旗營的大門,門外等候多時的兩百名死士立刻分散開來,三人一組,向著敵營的深處快速穿插包抄過去。
一路上,死士們神不知鬼不覺地點燃了白軍的營帳,火勢瞬間蔓延開來。
同時,他們手持長矛、利刃,見人就殺,毫不留情。
許多正在熟睡中的起義軍士兵還未反應過來,就已經命喪黃泉。
一時間,整個黑旗營陷入了一片混亂與恐慌之中。
黑旗營的主將黑寶才正在營帳內酣睡,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