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蓮兒目光堅定地看向甘肅省省長楊武治,鄭重其事地請求他幫忙給自己訓練一批新兵。
楊武治略微思考了一下,隨即將這一光榮且艱鉅的任務轉手交給了北地知府李陽、天水知府穆輝以及安定知府穆果三人。
只見楊武治面帶微笑地對他們說道:“你們三位可都是曾經帶過兵、打過仗的將領,這次訓練新兵的重任就非你們莫屬啦!我相信以你們的經驗和能力,一定能夠出色地完成這項任務。”
得到命令後的李陽、穆輝和穆果三人相互對視一眼,然後齊聲應道:“謹遵大人之命!定當不辱使命!”
與此同時,赫蓮兒也已經做好了北上的準備。她率領著李虎、白二虎等一眾得力干將踏上了征程。
此次北上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因為途中有著一個又一個需要拔除的釘子等待著她們去解決。
而擺在面前的第一個釘子,便是那盤踞在紅寺堡一帶的清軍大將馬德順。此人手握重兵,佔據險要地勢,給北伐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然而,面對如此強敵,赫蓮兒毫無懼色,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戰勝對方,順利透過這片區域。
馬德順,這位來自河南洛陽的豪傑人物,可謂是名震一方。
他以過人的膽識和卓越的領導才能,成功地組建了湘軍的第一支騎兵部隊——順字營。
而這河洛地區向來就是武術奇才輩出之地,他所統領的順字營更是匯聚了眾多來自河南的頂尖武林高手。
說起馬德順本人,那也是大有來頭。
他出身於洛陽赫赫有名的龐村馬氏武術世家,自幼便接受嚴格的武術訓練,練就了一身非凡武藝。
不僅如此,他們家族還注重詩書禮教,世代相傳,可謂是文武雙全之家。
自三世祖馬元春起,這個家族就開始嶄露頭角。當時,家族裡先後出現了陝州總兵和武陟總兵,威震四方。
到了六世祖馬長洽時,其高超的武術技藝更是聲名遠揚,據說他能夠飛身騰躍抓取飛鳥,此等絕技甚至被載入當地的方誌之中,成為一段傳奇佳話。
而作為九世祖的馬德順,則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憑藉著自己的勇猛無畏和精湛武功,為大清朝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功勳卓著,最終成為一代名將。
在這片廣袤的河洛大地上,幾乎無人不知曉他的赫赫威名與輝煌功績。
除此之外,河洛馬家對於大清王朝的貢獻可不僅僅侷限於此。
多年來,他們為清廷悉心培育了數以萬計的優秀武術人才。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孟津魏家坡的武狀元魏省三和東龐村的武狀元吳德水。
這些傑出人才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清廷立下汗馬功勞。
遙想當年,太平天國運動風起雲湧之際,其將領陳玉成毅然決定與捻軍聯手,共同對抗強大的湘軍。
雙方大軍在戰場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起初,憑藉著捻軍剽悍勇猛的騎兵部隊,陳玉成所率軍隊勢如破竹,將湘軍打得節節敗退,狼狽不堪。
面對如此不利的戰局,湘軍主帥曾國潘心急如焚。
他深知若再不採取有效措施扭轉局勢,後果將不堪設想。
於是,曾國潘當機立斷,緊急調來了由馬德順精心組建的騎兵順字營前來增援。
這一決策猶如雪中送炭,瞬間改變了整個戰局。
順字營的將士們個個身經百戰、訓練有素,他們在馬德順的指揮下,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和雷霆萬鈞之勢衝入敵陣。
只見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奮勇殺敵,銳不可當。
原本佔據上風的太平軍和捻軍在順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