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山上的樹苗開始發芽,種子也鑽出了嫩綠的苗。
看著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大家都充滿了喜悅。
洛晴的眼中都是笑意,這是她夢想的開始,也是整個公社希望的起點。
然而,改革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
有人對這種新的模式提出了質疑,認為這是在浪費資源,破壞傳統的農耕方式。
還有一些人嫉妒洛晴的成就,在背後說三道四。
面對這些困難,洛晴沒有退縮。
她和洛大根一起,挨家挨戶地向村民解釋他們的計劃,用科學的資料和美好的願景說服那些心存疑慮的人。
同時,在工作中,洛晴和老教授們也遇到了技術上的難題。
有些樹苗出現了病蟲害,而草藥的種植也遇到了土壤肥力不足的問題。
但他們沒有被困難打倒,而是透過查閱資料、反覆試驗,找到了應對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洛晴和村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
隨著改革的深入,公社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曾經光禿禿的山頭如今綠樹成蔭,草藥飄香。
這些成果不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也吸引了周邊地區的關注。
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學習經驗,洛晴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榜樣。
她的夢想之田,不僅種滿了樹苗和草藥,也種下了希望和幸福,成為了那個特殊年代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解決了樹苗的問題後,洛晴請來了老中醫,給村民們講解草藥知識。
老中醫拿著一株株草藥,詳細地介紹它們的特徵、功效和加工方法。
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們從未想過這些平日裡被忽視的野草居然有這麼大的用處。
“天哪,這個螞蚱菜原來叫馬齒莧啊,我以前都把它當野草的,原來還能當野菜吃,當草藥這麼厲害。”
“還有這個辣蓼草,原來還能捉魚用,我們村的那個小池塘,裡面的魚養養不就能用這個辣蓼草暈魚了。”
單單隻給他們講作用,沒多少人記住,但是結合實際來,很多人都聽進去了。
甚至有人悔不當初,錯過了多少好東西。
不過這也給洛晴提了醒,村裡的那個大水坑,小池塘,每年青蛙在裡面生活的倒是好。
雨季坑大一點,旱季坑小一點,倒是常年有水,也要好好的利用起來。
老中醫以前也是遠近聞名的醫生,以前在隔壁公社,能靠著給人看病,勉強讓自己不受欺負,日子也說不上好。
洛晴聽說隔壁公社,也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把人要來的,在別的公社,可以看病不花錢,平時的時候沒人在乎。
洛晴一聲不吭的要人,才知道這個老頭的好,於是,他龐大的人脈關係就用上了。
李菲眼睛看得見以後,深刻的明白知識的重要性,對於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洛晴也就順水推舟的,給她安排到老中醫這兒當學徒。
很多事情要忙,村子裡的孩子們要上學。
那些年紀大的文盲,只能教給洛大根了,很多事情跟文盲是講不通的,那些固有的思想,無異於對牛彈琴,有那個功夫,洛晴還不如多去山上逛逛。
林瑜川知道洛晴忙,隨軍分配的院子,洛晴都很少回去住,林瑜川有時候不在家,傢俱都落了一層灰。
他有時候,會來看洛晴。
夜晚,洛晴和林瑜川坐在村頭的大樹下,望著滿天繁星。
“洛晴,你知道嗎?你就像一顆星星,照亮了這個村子。”林瑜川輕聲說。
洛晴笑了笑:“我只是想讓大家過上好日子,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