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純度就必然提高。
於是李烈命人找來器皿工具,就開始對黑糖進行提純。
首先,他準備適量的熱水,將黑糖放入其中攪拌,讓其充分溶解形成紅黑色的糖水。
接著準備多層紗布和紙張,對糖水進行過濾,去除其中較大顆粒的雜質。
等將這些黑糖水過濾後,李烈就將其重新倒回容器中,加入一些處理好的木炭,進一步吸附其中雜質。
本來這一步該使用活性炭的,可活性炭這玩意兒,就不是可以手搓出來的,所以李烈也就只能是利用普通木炭代替。
其結果就是木炭的吸附能力差一點兒,大不了多換幾次木炭,只要能達到活性炭一兩成的效果,也就差不多了。
等多次吸附完成之後,李烈又再次用細多層紗布和紙對這些糖水進行過濾,去除糖水中的木炭顆粒。
如此反覆進行了幾次,總算是讓這黑糖水的顏色不再那麼黑,而是變成了淡淡的紅色,其中雜質也基本祛除。
等這些做完之後,他就將這些過濾的紅糖水容器裡,放在鐵鍋中小火幹蒸,讓水分慢慢蒸發,促使糖水重新結晶。
隨著時間推移,容器內糖水中的水分逐漸蒸發,最後再容器底部,留下一些顏色發黃的結晶物。
小心的將這些結晶收集起來,李烈就如願得到了半斤,介於白糖和紅糖之間的糖塊。
掰下一小塊兒,放到嘴裡嚐了嚐,李烈發現這糖在外形上雖然略遜於白糖,但是其純度也相當高,入口只有滿嘴的甜,並無其他雜味。
想了下,發現自己好像已經無法再繼續,提升這黑糖的品質了,索性他也不再繼續提純,就準備以此作為最終的成品。
看著這淡黃色的透明糖塊,李烈乾脆給它取了個琉晶糖的美名。
畢竟其本身極其稀少珍貴,若是以後有了穩定的蔗糖來源,這琉晶糖足可以和細鹽媲美,成為自己手下另一個印鈔機。
打定了主意之後,李烈又如法炮製,將庫房中剩餘的幾十斤黑糖,全都提純完畢,共的琉晶糖42斤。
等李烈將這些糖提純完畢之後,也就不再折騰,這把事情吩咐下去之後,就時不時帶人巡視一下,看看各處的進度,協調一下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