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鬼看戲

在遙遠的古鎮雲隱村,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終年不息地流淌著古老而神秘的傳說。

河邊,有一座歷經風雨洗禮的古戲臺,名曰“幽蘭臺”,每當夜幕降臨,月光如銀,便會有奇異的景象悄然上演——這便是雲隱村人口中相傳不衰的“鬼看戲”。

雲隱村,一個被群山環抱、外人鮮少踏足的地方,村民們世代以耕作為生,生活雖不富裕,卻也和諧安寧。

村中的老人們常說,幽蘭臺是數百年前一位遊歷至此的戲曲大師所建,他因愛此地山水之靈秀,便在此留下了這座戲臺,並傳授村民們戲曲之道。

然而,隨著大師的離世,戲臺漸漸荒廢,直到某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戲臺上突然燈火通明,絲竹之聲悠揚,卻不見人影,只聞其聲,自此,“鬼看戲”的傳說便在村中流傳開來。

李老漢是村中的老木匠,一生未娶,孤苦無依,卻偏偏對戲曲有著不解之緣。

每當夜幕降臨,他總愛坐在自家門檻上,遙望著幽蘭臺的方向,心中滿是對往昔繁華的嚮往。

一個深秋的夜晚,月明星稀,李老漢照例坐在門檻上,一陣涼風吹過,他忽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寒意,緊接著,耳邊隱約傳來了戲曲的唱腔,那聲音清脆悅耳,彷彿能穿透靈魂。

好奇心驅使下,李老漢鼓起勇氣,踏著月光向幽蘭臺走去。

越靠近戲臺,那聲音就越發清晰,當他站在戲臺之下時,眼前的景象讓他驚呆了:臺上燈火輝煌,戲子們身著華服,妝容精緻,正演繹著一出他從未見過的戲曲,臺下則空無一人,唯有他孤零零地站在那裡。

正當李老漢驚愕之際,一位身著戲服的青年男子緩緩走下臺來,面帶微笑,對他拱手作揖:

“老丈,深夜來訪,必有緣故,不妨入內一敘。”

李老漢雖心中忐忑,卻也好奇難耐,便隨那青年進了後臺。

後臺內,同樣燈火通明,眾戲子或坐或立,皆是一副淡然自若的模樣,彷彿對李老漢的到來並不驚訝。

青年為李老漢沏上一壺熱茶,緩緩道出了真相:

“我等並非凡人,而是因生前酷愛戲曲,死後靈魂不散,被幽蘭臺吸引至此,得以繼續演繹心中所愛。然而,年復一年,觀者漸稀,我等之戲,恐將失傳。”

李老漢聽後,心中五味雜陳,既為這些戲子的執著所感動,又為他們的遭遇感到惋惜。

他想了想,說:

“若真如此,我願為爾等尋一解決之道。”

於是,李老漢開始在村中奔走相告,講述“鬼看戲”的真相,並提議在每年的中秋之夜,全村人齊聚幽蘭臺,共同觀賞這場特殊的戲曲表演。

村民們初聞此事,無不驚訝,但李老漢的真誠與堅持最終打動了他們。

中秋之夜,當第一縷月光灑滿戲臺,村民們手持燈籠,帶著敬畏與好奇,紛紛湧向幽蘭臺。

隨著戲幕的拉開,那些曾經只存在於傳說中的戲曲,在月光下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眾人眼前,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唱腔都飽含深情,直擊人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鬼看戲”不僅成為了雲隱村一年一度的盛事,更吸引了遠近鄉鄰慕名而來。

人們發現,這些戲曲不僅僅是娛樂,更蘊含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追求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懷念。

而那些鬼魂戲子,也在這份人間溫情中找到了歸宿,他們的戲曲不再只是孤獨的吟唱,而是成為了連線生者與亡者、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幾年後,李老漢年事已高,但他對戲曲的熱愛卻絲毫未減。

他開始在村中挑選有天賦的孩子,教授他們戲曲之道,希望這份文化能夠得以延續。

同時,他也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