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媽媽解決了壓在心裡的大事,便一心一意地操持家務,每天精心照顧著幾個孩子。
由於秦夫子忙著春闈大考,所以幾個孩子的課業暫時停了。
如今不止張家上下,就連京城都籠罩在緊張的氣氛中。
城裡各個會館、客棧都住滿了來趕考的舉人老爺,三年一次的大比,同時也是舉人老爺交朋結友的大好時期。
哪怕是沒希望高中的人也會來京城,藉著同年的名義,聯絡感情,正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他們也想謀個實缺,哪怕當個縣丞、主簿也好啊。
自古才子配佳人,才子已抵京,佳人自然捨命相陪,怡紅樓、醉仙樓都迎來了一波波的學子。
這段時日,京城坊間可是流傳了不少豔詩淫詞,此舉倒讓各大青樓的頭牌身價暴漲,上演了不少痴男怨女的戲碼。
張敏拿出一百兩銀子對秦經業道:“大家都忙著交名帖拜名士,你也去以文會友唄,請人去醉仙樓喝個小酒什麼的,報恆豐樓的名,說不定還能打折。”
應該能打折吧?畢竟是良好的合作關係,反正總不可能打骨折。
“真名士自風流,不需要小姐破費,”秦夫子想了想道:“若是可以的話,小生倒有個不情之請。”
“說說看唄,能幫肯定幫。”只要不是太過分的,比如摘星星、摘月亮那種,張敏肯定有求必應。
秦夫子猶豫道:“上回我名落孫山,便是準備的食物壞了,導致跑肚拉稀,影響了答卷,小生希望小姐能幫忙準備一份適合考場的食物。”
“沒問題!”
這可是大事,春闈會試舉行地點為禮部貢院,按例連考三場,每場三天,彼時正值天冷,這不僅考核腦力,同時也考驗著體力。
寒冬天氣,怎麼樣才能保證考生能夠安穩度過呢?
食物,最好是不易變質腐壞的,同時還得提供足夠的能量,這麼想來,除了罐頭食品捨我其誰啊。
只不過為了應對考場特殊環境,她得親去窯廠重新制作幾款適合的罐子,而且還必須用瓷罐。
接著她又設計了幾個陶爐,可以內建蠟燭加熱罐頭,在寒冷的冬夜,別的考生還在啃乾硬的餅子,他卻能吃著又熱又香的紅燒肉。
想到這裡,張敏便命福伯趕車,她得趕緊行動,大考在即,時間已經不多了。
當天下午,張敏便帶著許多成品回到張宅,不得不說那些捏陶泥的匠人,真厲害啊,不管她想要啥樣的胚子,匠人隨手捏來,就算一時做得不對,也能立即重塑。
接著她又買來豬後腿、羊腿、牛腱子等肉,準備做成各種口味的肉罐頭。
蘿蔔頭自從搬到貓兒衚衕後,整個人都胖了一圈,別的乞丐還在吃殘羹剩飯的時候,他已經有專門的食盒,裡面的飯菜跟張家上下吃的一樣,上面絕對沒有任何人的口水。
今晚就更好啦,紅燒肉、牛肉乾、羊肉串,食盒都快裝不下啦。
“今天是啥日子啊,咱們過年也沒吃得這麼豐盛啊?”蘿蔔頭驚喜之餘,還有些好奇。
劍月告訴他,“秦夫子要考試了,小姐正在試做罐頭呢,咱們也跟著沾光。”
蘿蔔頭很是羨慕,京城官員多,待遇優厚,使得不少百姓紛紛給自家兒子延請名師,指望著哪一日魚躍龍門,徹底擺脫庶民的身份。
只可惜蘿蔔頭受身份戶籍所限,根本不能參加科舉考試,而且乞丐畢竟是乞丐,乾爹哪有餘錢讓他讀書。
想到這裡,他問道:“秦夫子若是考上當了官,那誰來教少爺呢?”
“不知道,待過了這關再說吧,總歸是要讀書的。”劍月拍拍食盒道:“今天菜多,要不你帶回去當宵夜,慢慢吃。”
“那行,我帶回去送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