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大皇子的親孃,總不好不管,張敏除了每天給她安排精緻的飯食外,接著便又去找了黃忠義。
黃忠義正在家中看戲,他一邊聽著小曲,一邊手打著拍子,問道:“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這次又怎麼著了?”
張敏嘿嘿一笑,給他倒了一杯茶,“那位有點心情低落嘛,想著還是給她找個伴才好。”
黃忠義震驚不已,“你好大膽子,竟想給先帝戴綠帽子。”知道這位國公小姐膽子大,但竟不知有如此之大,這要是被先帝知道,棺材板都要壓不住。
“誤會,誤會!”張敏趕緊解釋,“不是老伴,是想請公公幫幫忙,將如意弄出宮來。”
“這可難辦啊!”
張敏都懷疑這是不是黃忠義的口頭禪了,好像不論什麼事都難辦,她陪笑著豎起大拇指,“這事越是難辦,不正能說明黃公公的能力是這個嘛。”
黃忠義好久沒被人誇過了,而張敏又提供了極高的情緒價值,哄得他滿臉紅光。
“小姐謬讚了,咱家也就一般般厲害吧,”黃忠義笑眯眯道:“如今國庫空虛,浣衣局的宮女多有餓死的,不如請人上道奏本,放一批宮女出去,相信陛下會同意。”
新帝為了撈銀子,都將主意都打到了宗室上,如果知道清除一大撥宮女可以減少開支,他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果然沒幾日有御史上奏,指出宮裡陰盛陽衰,才導致如今流民四起。
新帝不放心地問欽天監監正,“當真是因陰盛陽衰所致?”
欽天監監正掐指一算,“臣觀後宮內怨氣甚重,或許是時候清理一批年老不堪的宮女。”
宮人年輕時可以在各官當差,但年紀一大便被主子嫌棄,就只能做些勞累骯髒的活計,比如刷馬桶、洗衣服等等。
通常來說皇上不願將宮人放出去,一來怕他們嘴碎,對外人說起宮中秘聞,有損皇室威嚴。
二來宮人畢竟是免費勞動力,可以一直幹到老死、病死,反正宮女病了可不請大夫,隨便開副藥喝完看效果,效果好可以繼續當差,效果不好就一把火燒了。
而第三點是遣散宮人後,內庫還得付一筆安身銀子給她們,這會國庫窮得讓人絕望,卻不知從哪裡支這筆銀子。
以上種種的不如意,導致皇宮之中出現了抱團取暖,搭夥過日子的假夫妻,也叫“對食!”
新帝把這事交給了張忠和來辦,黃忠義從他那裡討來一個人情,將如意也塞進了遣散大軍中。
:()抄家之後鹹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