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楊元琰得以倖免。
五月,敬暉上表道:“現今唐室中興,武氏諸王並無功勳,理應降爵。”
唐中宗於是將武氏諸王降為公爵。武三思為此非常惱怒,在中宗面前不斷進讒,稱敬暉等人恃功專權。
韋后勾結武三思等專擅朝政,以其從兄韋溫掌握實權,形成以韋后為首的韋武專政集團。為了全面奪權,必須要有很多的錢帛拉攏朝臣。韋后母女於是恣意妄為,賣官鬻爵,收取賄賂,大肆提拔親信,勢傾朝野。而張柬之等功臣元老,反倒成了絆腳石。韋后私下就勸說中宗,“唐門勢力坐大,若不處理,後果不堪。”
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常常假傳李顯的詔令,幹了許多匪夷所思之事。中宗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又大肆修建寺廟道觀,奢侈無度。
這樣下去,大唐不是走向崛起,而是必然衰敗。軒轅勃看到中宗昏庸,韋后勾結武三思,母女二人擾亂朝綱,肆意揮霍,不免憂心忡忡,卻又無可奈何。
韋后對唐門十分忌憚,多次勸說中宗。李顯怯懦,害怕打擊唐門不成,自己反成刀下之鬼。武三思就提出明升暗降的計策。
,!
李顯聽信讒言,罷免張柬之,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崔玄暐五人宰相之職,加封他們為郡王,只能在每月初一與十五,上朝面君。其中,張柬之被封為漢陽郡王,敬暉被封為平陽郡王,桓彥範被封為扶陽郡王,袁恕己被封為南陽郡王,崔玄暐被封為博陵郡王,時稱“五大郡王”。故神龍政變又被後世,稱為“五王政變”。
武三思與韋皇后,互相需求,於是勾結起來,狼狽為奸。武三思“內行相事,反易國政”。
敬暉等人被罷相後,封為郡王,然大權旁落,從此受制於武三思。敬暉非常後悔,經常拍床嗟嘆,有時甚至激憤吐血。
當時,軒轅勃正在閉關修練期,無法與武三思抗衡。眼睜睜看著局勢,在武三思和韋皇后的主持下,走向混亂。“李顯懦弱無能,優柔寡斷,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聽信婦人奸臣,過河拆橋,打擊唐門,當真看錯他勒。”
神龍二年,敬暉被貶出朝廷,外放為滑州刺史,後又貶為朗州刺史。不久,駙馬都尉王同皎,謀誅武三思,事洩被殺。
武三思趁機誣陷敬暉等人,與王同皎同謀,暗中指使許州司功參軍鄭愔,向朝廷告發。中宗於是將敬暉,貶為崖州司馬,並剝奪封爵。
七月,武三思暗中命人,將韋皇后淫亂之事,大肆宣揚,請求廢黜皇后。中宗震怒,命御史大夫李承嘉調查。
李承嘉接受武三思賄賂,上奏道:“此事是敬暉,桓彥範,張柬之,袁恕己,崔玄暐暗中派人所為。他們託言廢黜皇后,實則謀反。”
中宗便命法司議罪,將敬暉流放崖州,禁錮終身。
神龍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誣陷韋后為由,透過中宗頒佈詔令,將張柬之等五王全部貶官,流放邊疆。敬暉失掉權柄,受制於武三思,每每捶床嗟嘆惋惜,直至彈指出血。
武三思又慫恿太子李重俊上表,請求夷滅敬暉三族,被中宗拒絕。因擔心敬暉等會復起,便採用崔湜的計策,命周利貞假傳聖旨,將其謀害。周利貞到達崖州,用藤條將敬暉活活勒死。他臨死前,向北痛哭流淚,說道“來生不想再做好人!”
桓彥範,袁恕己二人,則被李顯派遣的使者殺害。張柬之在新州憂憤病死。崔玄暐在嶺南,被虐待致死。
太子李重俊聰明善辯,而又果敢有謀。武三思跟韋后結為死黨,對太子最為忌恨,密謀策劃廢除太子李重俊。
因李重俊不是韋后所生,武三思指使兒子武崇訓,利用安樂公主,在李顯及韋后面前,讒害李重俊,圖謀廢掉李重俊的太子封號。
安樂公主跟太子李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