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零,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都會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發生,造成歷史的分支。
“我們來到這個時代,採取某些行動就會讓某些歷史的結果發生變化!”
葉陽鶴對物理學中的猜想不感興趣,她還是想聽那些俘虜的事情。
“好了,接著說那些人吧!”
這時候的赫連氏,出於匈奴族的劉淵。
因為漢高帝劉邦將宗室女作為和親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與冒頓單于相約為兄弟,所以,冒頓單于的子孫都以劉氏為姓。
劉淵原本屬於鐵弗部,父親是匈奴人、母親是鮮卑人的混血兒稱作“鐵弗”。
後來東晉時,首領劉虎改為赫連部。
等到了劉勃勃的時候,取“雲赫連天”之意,改劉氏為赫連氏。
當然這會劉勃勃還是個嬰孩。
“火尋乞利。”
說起火尋,就會想到昭武九姓。
“康、安、曹、史、米、何、石、火尋、戊地。”
原本是住在祁連山北,昭武城的月氏人。月氏國因被匈奴所破,月氏人西逾蔥嶺,來到了中亞粟特地區。
東漢時記載,粟弋人往來於洛陽和西域,是絲綢之路上的主要商人。
粟弋就是粟特人,自魏晉起,粟特人從中亞來到中原,因其王均以昭武為姓,故稱為昭武九姓。
火尋,也譯為花剌子模。
公元4世紀,花剌子模從屬於薩珊波斯,其子民依舊在絲綢之路上往來。
兩晉時,內遷粟特人從屬於拓跋鮮卑,常被斥為小胡、賈胡。
粟特人的尷尬處境,直到安史之亂的爆發,才得以解決。
粟特人遷入安史部將所建的河北三鎮,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中堅力量。
兒皇帝石敬瑭就是粟特人。
乞利這個名字,體現了粟特人的經商天賦,陸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常年被粟特人壟斷,直到公元1231年,窩闊臺率領蒙古鐵騎攻滅花剌子模。
鐵勒,又叫敕勒。鮮卑因敕勒人使用車輪高大的車子,稱之為高車。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著名的《敕勒歌》,就是敕勒人的生活寫照。
內遷的敕勒被稱為丁令。
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丁令部落常年在貝加爾湖放牧,除了偷蘇武的牛羊,丁令人翟斌將會率先舉起反秦大旗,掀起瓦解前秦政權的浪潮。
苻堅勉強維持的秩序由此崩潰。
最後,阿史那普圖,是突厥人。
阿史那部落本依附於柔然鮮卑。
公元552年,阿史那部落顛覆了柔然汗國,自立為伊利可汗。
和唐王朝相愛相殺幾百年的突厥汗國自此建立。
楊行秋講完了這些俘虜的來龍去脈,他感覺到兩晉時代開始漸行漸遠。
南北朝時期的主要內遷部族,機緣巧合下聚集於此,標誌著一個更加混亂動盪的時代向自己走來了。
聽了楊行秋的介紹,葉陽鶴覺得自己要處理的問題更多了。
“那又該怎麼對待他們呢?”
楊行秋沒怎麼考慮過這個問題。
“這個,按你的方式處理就好!能得到他們的效忠,對於處理和曹碩的關係有很大幫助。畢竟……”
楊行秋欲言又止。
葉陽鶴不喜歡話說一半,故作神秘。
“怎麼了,你倒是說啊!”
楊行秋考慮了片刻,開口說道。
“如果我是曹碩,等曹瑛傷好了,第一件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