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回答盧老夫人的質問,王賢壯起膽子說。
“是小人從書上看來的!”
不怪盧老夫人生氣。
王賢看過的書不少,在沒有文化審查制度的時代,其中難免有些不符合封建主義價值觀的內容。
太甲,是商湯之孫。商湯去世時,長子太丁已經離世。
兄終弟及,太丁的弟弟外丙、仲壬先後繼任商王。
外丙、仲壬繼位不久後就死去。伊尹立太丁長子太甲為王。
可太甲稱王以後,不修德政,昏暗暴虐。
伊尹便在商湯墓所在桐地,修建桐宮,他把太甲送入桐宮反省,之後代他行政。
三年後,太甲已經悔過自新。
伊尹見到太甲的轉變,親自到桐宮迎接,恢復太甲王位,自己仍舊為臣。
太甲復位後勤修德政,以身作則,諸侯歸服,百姓安寧。
在儒家正統的角度上,伊尹是“居上克明,為下克忠”的聖人形象。
和儒家正統的《孟子》、《左傳》的記載相左。
《竹書紀年》是這樣記載伊尹和太甲的關係。
“仲壬崩,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人不準發魏襄王墓,得竹書數十車。
是為《竹書紀年》,也叫《汲冢紀年》。
魏襄王,孟子曰。“望之不似人君”,說的就是他。
在三分歸晉的時代,挖出一本三家分晉後編成的史書。
很難不讓人想到。
得國不正的司馬炎,為了掩蓋司馬氏的篡權史,用這種陰謀論給篡位提供理論支援。
楊行秋心裡很清楚。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當現實生活需要時,死去的歷史就會復活。
盧老夫人明顯是在,拿王賢無心說出的幾句話來敲打自己。
所謂周公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
不過是王莽篡奪天子之權的藉口而已。
王賢當然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抹黑聖人就是在抨擊經學,抨擊經學就是在否定忠孝。
對於盧老夫人這個掌權人來說。
鼓動著牛家莊犯上作亂是可以接受的。
造反要造到自己頭上,那是萬萬不能夠的。
從歷史的角度上,楊行秋對這個時代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
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皇權衰落。
曹丕篡漢,司馬懿篡魏,劉裕篡晉,簫道成篡宋,陳霸先篡梁。
篡權自立是魏晉南北朝的主線。
如同春秋戰國,禮崩樂壞。
這個時代的當權者,無時無刻不擔憂著自己的地位。
盧老夫人也不算是反應過激。
“汝不過一小民爾,妄議伊周之事!”
侮辱儒家的精神偶像,盧老夫人自然是怒不可遏。
葉陽鶴不明白,她為什麼要生氣。
“消消氣,生氣對身體不好!”
盧老夫人想起自己因為生氣而病倒,趕緊撥出幾口氣,拍了拍胸口。
“不必多言,割去舌頭,免得再說些大逆不道的話來!”
有這個必要嗎?
楊行秋心頭一驚,正想說幾句話勸勸她,順便表表忠心。
王賢猛地站起身,跟盧老夫人說。
“周公殺管叔,周公,弟也,管叔,兄也。然誅暴禁亂,以安周室。周公之過,不亦宜乎?”
這是把孟子搬出來了。
楊行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