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章 氣死人不償命

譁!

現場譁然。

好一個,飛入草叢都不見!

平平無奇的前三句,看了讓人索然無味,沒有第四句,乾脆就不算詩。

但加了第四句,有著眼前的景色襯托,簡直是神來之筆。

陳思銘豎起大拇指誇讚:“沈案首,妙!在下佩服!”

齊天佑在短暫的錯愕後,馬上表態:“果然是案首之才,在下也服了!和沈案首對比,我的那首詩,簡直是垃圾!”

齊天佑自有才名,府城中人,上次縣試,便是案首,這次府試,本來,許多人認為,他可能會得案首呢。

誰知道,沈小青成了案首,陳思銘都比齊天佑高了一個名次。

齊天佑屈居第三。

這兩個人還都是貧寒之家地的孩子,難免讓人不服。

但自從這次後,誰還敢說,沈小青浪得虛名?誰還說沈小青沒有才學?

詩詞的造詣雖然不算是首要,但也能表明一個人的學問。

沈小青笑著和兩人說了幾句。

那等不服之人,開始問沈小青時事,這些事情,若是貧寒之家的學子,真有可能不知道。

沈小青明白,這些事情,對於沒有多少渠道瞭解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就像上一世,在她初中時候,有一次考議論文,讓人談談豆腐渣工程的事情。

那個年代,有許多村裡的人,家裡還沒有電視,更別提報紙了。

她班裡新轉過來幾個農村的學生,結果,他們都將文章弄錯了。

他們的心裡,豆腐渣工程,那是什麼?

做豆腐渣的某件事情嗎?

等到卷子發下來,幫著老師判卷的幾個學生,笑成了一團,將這件事宣傳出來,那幾個農村的學生,被笑話了好久。

這就是資訊差。

這種資訊差,在任何年代都存在。

後來,網路發達了, 智慧手機普及後,資訊大爆炸,這種資訊差,變的小了很多。

現在的這個朝代,是古代,在車馬慢,一生只能愛一人的環境中,資訊傳遞的速度更慢。

何況,村裡可能都沒有多少資訊能夠傳遞過去。

別說是村民了,即便是里正,有時候,也只能知道本縣或者本鎮的一些事情,以及朝廷發下來的重要政策。

別的就很難獲取到了。

可科舉不同,科舉就如同當初的中考、高考一般,不會因為你是農村的學生,而出題面窄了。

所以,此時,有些依舊有些不服氣的學子,覺得自己是縣城或者府城的人,獲取資訊比較多,在時事方面開始為難沈小青。

沈小青根本沒有被為難住。

之前,她就在魏山長那裡瞭解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

後來,又看了公孫無忌的時事書籍,補充完善,所獲取的資訊比這些人只會多,不會少。

甚至沈小青還能反過來問住他們。

死傷一片……

這些童生,有年輕的十三四歲,有青年人,中年人,也有一部分五六十歲的老年人。

有的人考了一輩子,卡在了縣試,實在是不甘心,就繼續考,以至於年齡不小了,終於考上了童生。

但人老心不老,對於這麼年輕的女娃,壓住他們一頭,比年輕人還不甘心。

有位老童生,沈小青看過資料,年齡是五十四歲,名字叫古蒼禹,寫的文,雖然對仗工整,格式全對,但就是非常古板。

這樣的文章,若是呈到鄒知府眼前,肯定是會被刷下去。

但並沒有呈給鄒知府,因為不夠格。

本次閱卷的人員,有人年齡也不小了,倒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