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炳讓趙姨娘打發了丫鬟,屋子裡就剩下他和趙姨娘兩人。
鄒玉炳在趙姨娘這裡,神情放鬆,淡淡的說:“父母給孩兒說了一門親事。”
“什麼?”
趙姨娘頓時跳起來,“是說準了,才告知你吧!”
這麼肯定的語氣,可見趙姨娘心裡是有數的。
看動作和神態,明顯是不滿。
“之前,老爺答應過我,若給你尋親,會提前告知我的,怎麼會這樣?
一定是太太在其中搞鬼了。
一定是!
我就說,她肯定沒有那個好心,她兒子考個童生,是吊車尾,想要考上秀才,沒準猴年馬月才能考上呢。
快告訴我,給你說的親事,是哪家的小姐?是不是不好的?”
鄒玉炳有些煩躁,再次按壓了額頭,“姨娘,不可亂說,這次是父親做主的,父親給我找了一個女童生,並且是案首。”
趙姨娘思考了一番,“女童生?還行,案首?女子有案首的先例嗎?你可別欺負我識字少,我雖然是姨娘,可也是富戶出身,曾經也是讀過書,沒能考上童生,可也過了縣試,這些年也打聽過,沒有女子是案首的先例。”
突然趙姨娘心思電轉,“是這次府試的女學子?”
就像趙姨娘自己所說,她是富戶的嫡女,但卻是商戶之女,家裡雖然有些錢財,可地位卻是低的。
當初也是正式納進來的妾室。
和她一起進入鄒府的另一個郝姨娘,是一個縣令的庶女。
當時鄒夫人嫁入鄒家十年沒有生育,鄒老太太便做主,給鄒應年尋了兩個良妾,並且都是讀過書的女子,就是為了能夠生下優良的下一代。
畢竟,鄒夫人當時沒能生育,按照不生育想的,那麼以後的庶子,最大可能是會過給鄒夫人當嫡子教養。
那麼,庶子的生母也不能是泛泛之輩。
挑選的也是曾經讀書不錯的,至少是過了縣試的女子。那個縣令的庶女,還過了府試,是個女童生呢。
是以,趙姨娘對科舉也是瞭解的。
鄒玉炳點頭,“姨娘,正是這次府試,出了個女案首。”
趙姨娘嘖嘖兩聲,“能夠當成案首的女子,肯定聰慧,能夠上學的女學子,家境不會很差,想來你父親也不會給你找一個家境差的女子,最差也得是富戶嫡女或者是大戶官紳的庶女,若是這樣,當你妻子或許也可以。”
聽著趙姨娘的絮絮叨叨,鄒玉炳苦笑,“姨娘,雖說這名女學子,的確是聰慧有才,但家境實在是差了點,是一個農戶之女,算是勉強可以上學的地步。”
“什麼?”
趙姨娘頓時不幹了。
“貧寒之家的女子?那可不行,即便她是女童生,案首也不行,女人和男人又不一樣,女人要看家境,學習好壞只能是做為參考,加分項而已,這樣的家境,怎麼配得上你?
這可不行,我要去找你父親。
這裡面肯定是有太太的主意。
我就說她不安好心。
就這樣的家庭的女子,永遠也成不了你的助力,只能是你的拖累。
我馬上去找你的父親。”
說著,趙姨娘馬上往外走,準備讓人去找鄒應年過來。
鄒玉炳馬上攔住,“姨娘,還是聽父親的吧,這件事,我估摸著真是父親做主的,之前母親給了看了一個名單,想要我挑選出幾家閨閣女子來做相看物件。
那個名單中,沒有家境差的女子,也都是讀過書的女子,但沒有這次的女案首。
我想,這是父親臨時起意,但不管是不是臨時起意,父親肯定是非常看中這個女學子。
父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