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暉宛如碎金,透過雕花窗欞,星星點點地灑落在御書房的金磚地上,仿若給這靜謐且莊重的空間輕柔地鋪上了一層熠熠生輝的金色紗幔。御書房內,博古架上的珍玩奇器在微光中散發著溫潤的光暈,牆上掛著的歷代先皇墨寶,似在無聲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書案之上,一方端硯、一支狼毫,還有那堆疊如山的各地奏章,井然有序地擺放著,盡顯皇家威嚴與勤政之風。
朱銳身著一襲玄色常服,領口與袖口處精緻的龍紋刺繡若隱若現,為他增添了幾分內斂的尊貴。他身姿筆挺如松,端坐於寬大的書桌前,深邃的眼眸專注地凝視著手中的奏章,眉頭時而微微蹙起,似是遇到棘手難題;時而舒展,仿若對某件惠民之事深感欣慰。手中硃筆不停,批註的朱痕在奏章上醒目而莊重,每落下一筆,都承載著他對大明江山社稷的責任與期許。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小太監神色慌張,匆匆步入御書房,手中高舉著一封加急密報,連行禮都有些慌亂倉促:“陛下,緊急軍情!”朱銳心頭猛地一緊,迅速放下手中硃筆,伸手接過密報。展開的瞬間,他的臉色驟變,仿若剎那間被一層寒霜籠罩,原本沉穩如淵的手猛地握緊,指節泛白,竟將那奏章的一角生生捏皺。緊接著,只聽得“啪”的一聲巨響,朱銳拍案而起,怒目圓睜,眼中的怒火仿若要將這密報焚燒殆盡,整個御書房的空氣彷彿都因這股怒氣而凝固。
“混賬!這日本天皇竟敢反叛!”朱銳的怒吼聲震得房樑上的積塵簌簌而落,迴盪在空曠的御書房內,驚得窗外樹枝上的雀鳥四散紛飛。他胸膛劇烈起伏,心中的憤怒如洶湧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想當初,大明以寬厚之心接納日本,助其發展,還冊封其天皇,換來的竟是這般背信棄義,怎能不讓他惱火至極。
“來人,速傳於謙等重臣入宮!”朱銳強壓怒火,向小太監下達命令,聲音冷硬如鐵,不容置疑。
小太監連滾帶爬地出去傳令,不多時,于謙領著戶部尚書柳青、工部尚書何方、兵部尚書陳冰、禮部尚書慕容寬、刑部尚書李雄等一眾重臣匆匆趕來。眾人踏入御書房,見朱銳一臉怒容,地上滾落的奏章,還有那瀰漫在空氣中的緊張氣息,便知大事不妙,皆神色凝重,“撲通”一聲跪地行禮:“陛下,臣等參見!”聲音中透著不安與憂慮。
朱銳深吸一口氣,極力平復著情緒,抬手示意眾人起身:“都起來,看看吧!”說著,將那封密報扔到眾人面前。
于謙上前撿起密報,快速瀏覽,臉色愈發陰沉,其他重臣也紛紛傳閱,一時間,御書房內只聽見紙張翻動的沙沙聲,眾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殿內的氣壓仿若驟降到了冰點,讓人窒息。
兵部尚書陳冰率先打破沉默,他向前一步,雙手握拳,眼中閃爍著決然的光芒,聲音高亢激昂:“陛下,日本此舉實在是欺人太甚!臣以為,當立刻出兵,以雷霆之勢鎮壓叛亂,讓他們知曉我大明的威嚴絕不容冒犯!”陳冰本就性如烈火,在兵部多年,對軍事行動有著天生的敏銳與果敢,此刻更是摩拳擦掌,恨不得即刻率軍奔赴前線。
戶部尚書柳青一聽這話,眉頭緊鎖,面露難色,忙不迭地開口:“陳大人,出兵豈是兒戲?這軍餉、糧草、兵器裝備,哪一樣不需要海量的銀子?如今戶部雖有些積蓄,但支撐一場大戰,實難長久啊!萬一戰事膠著,耗費巨大,國內民生恐受影響,還望陛下三思。”柳青掌管戶部多年,深知每一兩銀子的來之不易,平日裡便是精打細算,此刻想到戰爭的巨大開銷,心疼得如同割肉一般。
陳冰一聽,心中焦急,聲音不自覺地又提高了幾分:“柳大人,難道就因這一時的錢糧問題,便任由日本在咱們眼皮子底下撒野?若不及時出兵,他們只會越發囂張,日後想要平定,代價更大!”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