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3章 詩會雅集

一座精緻園林,仿若從丹青畫卷中翩然而至,遺落在這煙火人間。園內,亭臺樓閣恰似繁星錯落,飛簷斗拱恰似振翅欲翔的仙鶴,沐浴在日光之下,於地面投下如夢如幻的剪影。曲徑通幽,繁花似錦爭奇鬥豔,綠草如茵蔓延至遠方,一條澄澈的溪流蜿蜒而過,溪水清可見底,游魚戲石,怡然自得,似在與往來的賓客欣然逗樂。

此時,這方清幽勝境正逢一場盛大的詩會雅集。園林的主庭院內,早已匯聚了一群來自大明與日本的文人墨客,衣袂飄飄,仿若仙人臨世,周身散發著儒雅的書卷氣。

大明文人林致遠,一襲月白色長袍,衣袂隨風輕拂,身姿挺拔如松,劍眉星目間透著一股清俊之氣。他手持一把摺扇,扇面上墨竹搖曳,恰似他此刻悠然的心緒。踱步於庭院之中,目光掃過周圍的景緻,心中詩意翻湧,暗自思忖:“今日這雅集,匯聚各方才俊,定能碰撞出別樣的火花,我可要好好露一手。”自幼飽讀詩書,浸淫在大明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中,他對詩詞一道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作詩行文向來是信手拈來,在當地文壇頗具聲名。

不遠處,日本文人佐藤一郎同樣引人注目。他身著素色的和服,腰繫精緻的絲帶,頭髮整齊束起,面容清瘦,眼神卻深邃而明亮,仿若藏著無盡的才情。手中把玩著一支狼毫筆,不時輕輕捻動筆毫,似在與它低語,熟悉他的人都知曉,這是他靈感將至的徵兆。佐藤一郎自幼痴迷漢學,遠渡重洋來到大明,只為追尋那更高的文學境界,雖口音略帶生硬,卻也能將漢語運用自如,作起詩詞來別有一番風味。

隨著一聲清脆的磬響,詩會正式拉開帷幕。眾人紛紛入座,石桌上早已備好筆墨紙硯,茶香嫋嫋升騰,為這文雅之會添了幾分悠然韻味。

首位起身吟詩的是一位大明的老文人,王鶴堂。他輕撫鬍鬚,目光深邃,緩緩開口,吟誦的是一首格律嚴謹的律詩,用詞古雅,引經據典,將眼前的園林景緻與歷史典故巧妙融合,引得眾人紛紛點頭稱讚。“妙啊,王老這詩,對仗工整,意境深遠,不愧是咱們文壇的前輩。”一位年輕文人忍不住高聲讚歎,眼中滿是崇敬之色。

林致遠嘴角含笑,輕輕鼓掌,心中卻另有一番思索:“王老這首詩自是上乘之作,可在這創新之路上,似略顯保守,今日既有異國文人在場,何不來點新花樣?”

輪到佐藤一郎時,他微微欠身,行了一禮,隨後直起身來,用略帶異國腔調的漢語吟道:“春櫻落英舞翩躚,異國同聚才情牽。墨香四溢心潮湧,共繪華章歲月甜。”詩風清新自然,帶著日本文學獨有的細膩情感,將當下這場跨國的雅集場景描繪得生動鮮活,眾人皆眼前一亮。

“好詩,佐藤先生這首詩,視角獨特,情感真摯,別有一番風味啊!”一位大明文人高聲喝彩,打破了短暫的靜謐,眾人也隨之紛紛附和,庭院中頓時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佐藤一郎微微鞠躬致謝,眼中閃過一絲欣喜,心中暗道:“看來我的詩能得到大明同仁的認可,不枉我多年來對漢學的鑽研,今日定要多與他們切磋交流。”

詩會漸入佳境,眾人你來我往,或吟律詩絕句,或賦長短詞曲,風格各異,仿若一場絢麗多彩的文學盛宴。靈感的火花在空氣中激烈碰撞,每一首新作問世,都引發一陣讚歎或討論。

然而,當論及詩詞流派時,分歧悄然浮現。

“我大明詩詞,向來以格律嚴謹為尊,從《詩經》《楚辭》傳承至今,韻律、對仗、用典,哪一項不是千錘百煉?如那江西詩派,講究字字有來歷,無一字無出處,此乃詩詞正統。”一位身著青衫的大明文人站起身來,言辭激昂,手中的摺扇隨著話語節奏開合,仿若在為他的觀點助威。他名叫趙文軒,是格律派的忠實擁躉,自幼鑽研格律之學,在這方面造詣頗深,說起自家流派,